普车诗词>李处权的诗>题钱德载双清堂>

题钱德载双清堂,李处权题钱德载双清堂全诗,李处权题钱德载双清堂古诗,题钱德载双清堂翻译,题钱德载双清堂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处权

谁识堂堂忠懿孙,至今人物典刑存。
颇同陶令辞莲社,但学庞公隐鹿门。
醉枕泉香分石脉,吟窗树老出云根。
喜攜自有东山妓,好事宁无北海樽。
服食方依炼丹井,跻攀莫近洗头盆。
秋风百本篱边菊,夜月三号涧下猿。
未怪频穿康乐屐,可须多羡辟疆园。
题诗我愧词源涸,作记渠能学海翻。
乱后烟霞真得计,静中丘壑要重论。
十年杀气缠伊洛,回首吾庐正断魂。

题钱德载双清堂译文

有谁知道钱德载是忠懿王的后代?直到今天,他的人物风范和行为规范仍然存在。他很像陶渊明辞去莲社,又像庞德公隐居鹿门山。他醉卧在散发着泉水香味的石头上,吟诗的窗外是老树,树根都露在云层里。他喜欢带着自己的歌妓,美好的事情怎么能少了酒樽呢?他研究服食,遵循炼丹井的方法,登高远望,不要靠近洗头盆。秋风吹拂着篱笆边的菊花,有成百棵之多,夜月照着山涧下的猿猴,发出三声哀号。不要奇怪他经常穿着谢灵运的木屐,又何必过多羡慕梁冀的园林呢?我题诗惭愧于文思枯竭,他作记却能像学海一样博大精深。战乱之后隐居山林,真是高明的计策,平静之中,对于山水景物的欣赏和认识要重新讨论。十年战乱的杀气笼罩着伊洛地区,回头看看我的茅庐,真是令人断魂。

题钱德载双清堂注释

  • 钱德载:人名,生平不详,为吴越王钱俶之后。
  • 忠懿孙:指钱德载是吴越王钱俶的后代。钱俶谥号“忠懿”。
  • 典刑:典范,楷模。
  • 陶令:指陶渊明,曾任彭泽令。
  • 莲社:指东晋慧远在庐山建立的佛教社团。
  • 庞公:指庞德公,东汉隐士,隐居鹿门山。
  • 鹿门:山名,在今湖北襄阳。
  • 石脉:指岩石的纹理,也指泉水的源头。
  • 云根:比喻山崖边的老树根,也指山崖。
  • 东山妓:指谢安隐居东山时蓄养的歌妓。
  • 北海樽:指孔融,曾任北海相,好客,常满盛酒樽待客。
  • 服食: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,指服用丹药等。
  • 炼丹井:传说中道士炼丹取水之井。
  • 洗头盆:指汉朝梁冀的“洗头盆”,用铜做成,巨大无比,用来洗头,此句反用其意,表示不慕权贵,不贪图享受。
  • 康乐屐:指谢灵运(康乐公)穿的木屐,上山时可以卸掉前齿,下山时卸掉后齿。
  • 辟疆园:指梁冀的园林,梁冀曾任大将军,权倾朝野,园林建造极其奢华。辟疆,开疆拓土之意。
  • 词源涸:比喻文思枯竭。
  • 学海翻:比喻学问渊博,如大海般浩瀚。
  • 伊洛:指伊水和洛水,都在洛阳附近,古代是中原地区的代称,此处指战乱之地。

题钱德载双清堂讲解

这是一首题赠诗,是作者李处权赠给钱德载的。诗中表达了对钱德载身世和隐逸情怀的赞赏,以及对时局动荡的感慨。

首联点明钱德载的身世,赞扬他继承了先祖的优秀品格。颔联将钱德载比作陶渊明和庞德公,赞扬他的隐逸情怀。颈联描写钱德载隐居的生活,表现了他的高雅情趣。接下来几句以典故,反用典故,从侧面烘托其隐逸,不慕名利,不贪图享乐的高尚情操。末联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痛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友人高明决断的赞赏,也流露出自己对时局的无奈和对未来人生的茫然。

全诗用典较多,语言精炼,感情真挚,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,也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慨。全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无奈。

李处权[宋代]

(?—1155)宋徐州丰县人,徙江宁溧阳,字巽伯。李淑曾孙。徽宗宣和间,与陈恬、朱敦儒并以诗名。南渡后曾领三衢。卒年七十余。有《崧庵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b10fd4eaaa81c178904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