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驾的诗>送友人擢第东归>

送友人擢第东归,刘驾送友人擢第东归全诗,刘驾送友人擢第东归古诗,送友人擢第东归翻译,送友人擢第东归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驾

同家楚天南,相识秦云西。
古来悬弧义,岂顾子与妻。
携手践名场,正遇公道开。
君荣我虽黜,感恩同所怀。
有马不复羸,有奴不复饥。
灞岸秋草绿,却是还家时。
青门一瓢空,分手去迟迟。
期君辙未平,我车继东归。

送友人擢第东归译文

我们同是楚地南方人,在秦地云西相识。 自古男儿立志四方,就应有远大的志向,怎能只顾念妻子儿女? 我们携手参加科举考试,正赶上朝廷广开贤路。 你金榜题名我却落榜,但我对你的祝贺和对朝廷的感恩之心是一样的。 有了官职,你不再困顿,有了俸禄,你的家人不再忍饥挨饿。 灞岸的秋草已经泛绿,这正是你衣锦还乡的时候。 你带着青门一瓢的清贫,与我依依不舍地告别。 期望着你离去的车辙还未平复,我的车马也将追随你向东归去。

送友人擢第东归注释

  • 擢第: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。
  • 楚天南,秦云西:指作者和友人分别来自楚地(今湖北湖南一带)的南方和秦地(今陕西一带)的西部。
  • 悬弧义:古代生男孩子要在家门口挂弓箭(弧),表示长大后要保家卫国,指男儿应有远大志向。
  • 名场:指科举考场。
  • :贬斥,这里指落榜。
  • :瘦弱,引申为困顿。
  • 灞岸:灞水边,在长安东,古人为远行者送别之地。
  • 青门一瓢:指生活清贫,安于淡泊。青门,汉代长安城门名,相传汉初贤士邵平隐居于此,以种瓜为生。
  • :车轮碾过的痕迹,这里指友人离去的道路。

送友人擢第东归讲解

这首诗是作者刘驾送别友人考中进士后东归的赠别诗。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和对朝廷选贤任能的感激之情,同时也流露出自己落榜的淡淡失落。

诗歌首联点明两人同乡异地相识的缘分,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。颔联强调男儿应有远大志向,不应拘泥于家庭琐事,为友人即将步入仕途张本。颈联描写友人高中,自己落榜,但仍为友人感到高兴,表达了对朝廷公正选拔人才的赞扬。

后四句描写送别场景,诗人设想友人衣锦还乡后的生活,并表达了自己也将追随友人东归的意愿,进一步深化了彼此之间的友谊。诗人以灞岸秋色烘托送别气氛,以“青门一瓢空”反衬友人即将摆脱贫困的境遇,情景交融,意蕴深长。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,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。诗中既有对友人的美好祝愿,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,体现了古代文人复杂的情感世界。

刘驾[唐代]

刘驾,唐(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)字司南,江东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。与曹邺友善,俱工古风。邺先及第,不忍先归,待于长安。辛文房称其“诗多比兴含蓄,体无定规,兴尽即止,为时所宗。”(《唐才子传》卷七)其诗较有社会内容,如《反贾客乐》反映农民疾苦,《有感》抨击边将腐化,《弃妇》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,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。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著录有诗集一卷,《全唐诗》录存其诗六十八首,编为一卷。事迹见其《唐乐府十首序)) 、《唐摭言》卷四、《唐才子传》卷七。《全唐诗》录存其诗六十八首,编为一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3a3efba7eeae34e642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