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禹锡的诗>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>

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,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全诗,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古诗,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翻译,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禹锡

木落汉川夜,西湖悬玉钩。
旌旗环水次,舟楫泛中流。
目极想前事,神交如共游。
瑶琴久已绝,松韵自悲秋。

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译文

树叶飘零,汉江的秋夜显得格外空旷,一弯新月悬挂在西湖之上,宛如晶莹的玉钩。 战旗环绕着湖岸排列,船只穿梭于湖心,激起阵阵涟漪。 极目远眺,追忆着往昔的盛事,精神上仿佛与故人一同畅游。 精美的瑶琴早已绝响,只有松树的声韵在秋风中独自悲鸣。

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注释

  • 和:唱和,以诗词回应他人。
  • 西川李尚书:指当时的西川节度使李德裕。
  • 汉州:今四川省广汉市。
  • 微月:指新月,细小的月亮。
  • 房太尉:指房琯,曾任太尉。
  • 木落:树叶凋零。
  • 汉川:指汉江流域。
  • 玉钩:形容弯弯的月亮,像玉制的钩子。
  • 旌旗:旗帜,这里指军旗,象征军威。
  • 水次:水边,湖岸。
  • 舟楫:船只。楫,船桨。
  • 目极:极目远眺。
  • 前事:指往昔的盛事。
  • 神交:精神上的交往。
  • 瑶琴:精美的琴。
  • 松韵:松树在风中发出的声音。

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讲解

这首诗是刘禹锡应和李德裕的作品,描写了在汉州西湖赏月的情景,并表达了对故人和往昔盛事的怀念。

首联点明时间、地点和景物。“木落汉川夜”交代了时节是秋夜,地点是汉江流域。“西湖悬玉钩”则以“玉钩”比喻新月,形象生动,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清幽的基调。

颔联描绘了游湖的盛况。“旌旗环水次,舟楫泛中流”写出了当时军事力量的强大和游湖的兴盛,暗示了李德裕的权势和地位。

颈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。“目极想前事,神交如共游”表达了诗人远眺西湖,回忆往昔与房琯一同游玩的场景,虽然人已不在,但精神上仿佛仍然在一起。

尾联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“瑶琴久已绝,松韵自悲秋”以瑶琴绝响和松韵悲秋,暗示了昔日繁华不再,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之情。同时也可能暗含对房琯去世的悼念。

全诗语言简洁流畅,意境深远,将景物描写、情感抒发和历史感怀融为一体,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盛事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也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心境。

刘禹锡[唐代]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ef37b788a77fcf3444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