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克庄的诗>夹漈草堂>

夹漈草堂,刘克庄夹漈草堂全诗,刘克庄夹漈草堂古诗,夹漈草堂翻译,夹漈草堂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刘克庄

岭绝瀑源穷,曾于此筑宫。
得知千载上,因住万山中。
废址苔荒尽,遗书电取空。
高皇南渡始,却议及招弓。

夹漈草堂译文

山岭到了瀑布的源头就到了尽头,我曾经在这里建造草堂。 得知这里是古代隐居之地,因此选择居住在这万山丛中。 废弃的旧址上长满了荒凉的青苔,遗留下来的书籍也被闪电击中焚毁一空。 高宗皇帝南渡的时候,(朝廷)还讨论到招募张弓射箭的勇士。

夹漈草堂注释

  • 夹漈(jī):山名,在福建莆田。刘克庄晚年在此建草堂隐居。
  • 岭绝瀑源穷:山岭到了瀑布的源头就到了尽头。形容草堂位置偏僻。
  • 宫:指草堂,简陋的居所。
  • 千载上:指很久以前,古代。
  • 万山中:指群山之中。
  • 废址苔荒尽:废弃的旧址上长满了荒凉的青苔,形容草堂荒凉破败。
  • 遗书电取空:遗留下来的书籍被闪电击中焚毁一空。形容草堂曾经遭受天灾。
  • 高皇:指宋高宗赵构。
  • 南渡始:指宋高宗南渡建立南宋政权。
  • 招弓:招募善于射箭的勇士。

夹漈草堂讲解

这首诗是刘克庄晚年隐居夹漈草堂时所作。诗中描写了草堂的地理位置、历史背景以及自身的感受。

首联“岭绝瀑源穷,曾于此筑宫”点明草堂的位置,说明其地处偏远,人迹罕至。诗人在此建草堂,表明了其隐居的决心。

颔联“得知千载上,因住万山中”追溯了草堂的历史,表明这里曾是古代隐士的居所。诗人选择居住在此,也是效仿古人,追求隐逸的生活。

颈联“废址苔荒尽,遗书电取空”描写了草堂的现状,说明其已经荒废破败,甚至遭受了天灾。诗人在此居住,需要面对艰苦的环境。

尾联“高皇南渡始,却议及招弓”将草堂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。宋高宗南渡建立南宋政权,面对金兵的威胁,朝廷却还在讨论招募射箭勇士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。诗人借此讽刺朝廷的无能,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。

整首诗语言朴实,意境深远,既描写了草堂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,又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。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
刘克庄[宋代]

刘克庄(1187~1269) 南宋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字潜夫,号后村。福建莆田人。宋末文坛领袖,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,词风豪迈慷慨。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,官位最高,成就也最大。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,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ebeaa1de6f740f294ce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