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峰一见惊魂魄,意想洪炉始开辟。
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,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,不然何至今,悠悠亿万年,气势不死如腾屳。
云含幽兮月添冷,月凝晖兮江漾影。
结根不得要路津,迥秀长在无人境。
轩皇封禅登云亭,大禹会计临东溟。
乘樏不来广乐绝,独与猿鸟愁青荧。
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,兀如断岸无棱角。
宣城谢守一首诗,遂使声名齐五岳。
九华山,九华山,自是造化一尤物,焉能籍甚乎人间。
大家都搜:
奇峰一见惊魂魄,意想洪炉始开辟。
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,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,不然何至今,悠悠亿万年,气势不死如腾屳。
云含幽兮月添冷,月凝晖兮江漾影。
结根不得要路津,迥秀长在无人境。
轩皇封禅登云亭,大禹会计临东溟。
乘樏不来广乐绝,独与猿鸟愁青荧。
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,兀如断岸无棱角。
宣城谢守一首诗,遂使声名齐五岳。
九华山,九华山,自是造化一尤物,焉能籍甚乎人间。
九华山歌译文
奇特的山峰一见便令人惊心动魄,想象这里是洪荒时代炼丹炉初开辟的地方。 山峰仿佛九条龙夭矫盘旋想要攀登上天,忽然遇到一声霹雳化作了石头。 不然怎么会到现在,经历悠久的亿万年,气势不减仍然像要飞升的仙人。 云雾笼罩山峰更显幽深,月光倾泻山峰更觉寒冷,月亮凝聚光辉,江水映照着山影。 山峰没有生长在交通要道,偏远挺拔长久地处在无人之境。 当年轩辕黄帝封禅登上云亭,大禹治水时在此地会合诸侯。 帝王乘坐木筏前来祭祀的盛况不再,如今只有猿猴和鸟雀在青色的山林中寂寞地生活。 你没看见敬亭山荒凉而又萧索,光秃秃的像断裂的土岸没有了棱角。 宣城太守谢朓写了一首诗,就使得敬亭山的名声与五岳齐名。 九华山啊,九华山,本来就是大自然造化的一个奇异之物,哪里能够凭借人力来使它闻名于世呢?
九华山歌注释
九华山歌讲解
刘禹锡的《九华山歌》是一首赞美九华山壮丽奇特的诗歌。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,描绘了九华山峰的奇特姿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诗歌首先从视觉角度入手,描写九华山峰的奇特,用“惊魂魄”、“夭矫欲攀天”、“气势不死如腾屳”等词语,极力渲染山峰的高峻雄伟和神奇气势。接着,诗人又从触觉和听觉角度,描写九华山的幽静和冷清,“云含幽兮月添冷,月凝晖兮江漾影”,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。
随后,诗人将视线转向历史,追溯了轩辕黄帝和大禹的足迹,暗示了九华山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。然而,昔日帝王祭祀的盛况已经不再,如今只有猿鸟在山林中生活,更显出山林的寂寞。
最后,诗人以敬亭山为例,对比了九华山和敬亭山的不同命运。敬亭山因为谢朓的一首诗而闻名于世,而九华山本身就是大自然造化的杰作,不需要凭借人力来使其闻名。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九华山自然之美的赞美,以及对人为炒作的反思。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深远,既描绘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,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叹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诗歌的风格雄浑奔放,充满浪漫主义色彩,是刘禹锡山水诗中的佳作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d5fb452a49e3b87360b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