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白的诗>忆襄阳旧游>

忆襄阳旧游,李白忆襄阳旧游全诗,李白忆襄阳旧游古诗,忆襄阳旧游翻译,忆襄阳旧游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白

昔为大堤客,曾上山公楼。
开窗碧嶂满,拂镜沧江流。
高冠佩雄剑,长揖韩荆州。
此地别夫子,今来思旧游。
朱颜君未老,白发我先秋。
壮志恐蹉跎,功名若云浮。
归心结远梦,落日悬春愁。
空思羊叔子,堕泪岘山头。

忆襄阳旧游译文

往昔我曾是大堤上的游客,也曾登上过山公的楼阁。推开窗户,满眼都是青翠的山峦,拂拭铜镜,映照着奔腾的长江水流。我头戴高高的帽子,佩着雄壮的宝剑,恭敬地向韩荆州行长揖之礼。就在此地,我与您告别,如今又来到这里,思念着过去的游历。

您的容颜还未衰老,而我却已是满头白发,先一步感受到秋意。壮志雄心恐怕要被耽误,功名利禄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飘渺不定。归隐的心意缠绕着遥远的梦想,夕阳西下,更增添了满怀的春愁。只能徒然地思念着羊叔子,在他的墓前,岘山上,洒下伤感的泪水。

忆襄阳旧游注释

  • 昔为大堤客,曾上山公楼: 回忆过去在襄阳的游历。大堤:指襄阳城外汉江堤岸。山公楼:指晋代山简在襄阳的官署楼阁,因山简常在此饮酒而得名。
  • 开窗碧嶂满,拂镜沧江流: 描写山公楼上的景色。碧嶂:青翠的山峦。沧江:指长江。
  • 高冠佩雄剑,长揖韩荆州: 追忆当年拜见韩朝宗的情景。高冠:戴着高高的帽子,形容衣冠楚楚。雄剑:指宝剑。长揖:古代一种较恭敬的拱手礼。韩荆州:即韩朝宗,唐玄宗时曾任荆州长史,以善于荐举人才而闻名。李白曾希望通过他的推荐而入仕。
  • 此地别夫子,今来思旧游: 说明此次重游襄阳的原因是怀念过去。夫子:古代对人的尊称,这里指韩朝宗。旧游:过去的游历。
  • 朱颜君未老,白发我先秋: 感叹时光流逝,自己已经衰老。朱颜:红润的脸色,指年轻的容颜。
  • 壮志恐蹉跎,功名若云浮: 表达了对前途的担忧和功名利禄的淡泊。蹉跎:虚度光阴,耽误。云浮: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。
  • 归心结远梦,落日悬春愁: 抒发了归隐田园的愿望和内心的忧愁。归心:归隐的心意。远梦:遥远的梦想。悬:挂,这里指萦绕心头。春愁:指伤春之愁,这里引申为对前途的担忧。
  • 空思羊叔子,堕泪岘山头: 表达了对羊祜的敬仰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。羊叔子:即羊祜,晋代名将,曾镇守襄阳,深得民心。他死后,人们在他生前常游玩的岘山上立碑纪念,每次经过的人都会落泪。堕泪:指因怀念羊祜而落泪。岘山:在今湖北襄阳。

忆襄阳旧游讲解

这首诗是李白晚年重游襄阳时所作,抒发了对过去游历的怀念、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前途的担忧。诗中既有对襄阳美景的描写,也有对往昔经历的回忆,同时表达了诗人渴望有所作为却又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。

  • 情感基调: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怀旧、感伤和忧虑。诗人通过对 과거游历的回忆和对现实处境的描写,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  • 艺术特色:
    • 语言流畅自然: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飘逸著称,这首诗虽然略带感伤,但语言依然流畅自然,读来朗朗上口。
    • 意象丰富: 诗中运用了“碧嶂”、“沧江”、“朱颜”、“白发”、“落日”等意象,营造了一种优美而又略带伤感的意境。
    • 用典精当: 诗中引用了山简、韩朝宗和羊祜的典故,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。
  • 主题思想: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 과거游历的怀念、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前途的担忧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渴望有所作为却又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。
李白[唐代]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c85e99a0cd7e461686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