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人厌羹藜,家有庖丁刀。
徒夸批导手,肯念耕稼劳。
隐然肉山雄,畏彼尺箠操。
春泥卧寒野,夜月犁东皋。
辛勤力已尽,觳觫祸岂逃。
谁无恻隐心,鲜能胜贪饕。
盖惧犹示恩,况异犬马曹。
大家都搜:
论俗译文
乡野之人厌倦了藜藿粗粮,只因家中备有厨师宰牛的利刀。他们只是夸耀厨师宰杀烹饪的手艺,哪里肯想到耕田种地的辛劳?
肥壮的牛像肉山一样雄壮,却害怕那短小的鞭子。春天里它卧在寒冷的田野里,夜晚在东边的田埂上拉犁。
辛勤的力气已经耗尽,但战栗恐惧的命运又怎能逃脱?谁没有一点恻隐之心呢,但很少有人能够战胜贪婪的欲望。
恐怕只是假装施舍恩惠罢了,何况牛的待遇还不如狗马之类。
论俗注释
论俗讲解
这首诗以牛的命运为视角,深刻揭露了社会上重享受、轻劳动的风气,以及人们因贪欲而泯灭的恻隐之心。
首联点明主题,对比了野人厌弃粗粮与家中备有精湛厨艺的矛盾现象,暗示了社会风气的奢靡。颔联进一步指出,人们只看重烹饪的美味,却忽略了耕耘的艰辛,这是对劳动价值的漠视。
颈联具体描绘了牛的悲惨命运:它体格健壮,却终日劳作,即使精疲力竭也难逃被宰杀的命运。这部分运用了“肉山”、“尺箠”、“春泥”、“夜月”等意象,生动地展现了牛的辛劳和恐惧,具有强烈的感染力。
尾联则从人性的角度进行反思:谁都有恻隐之心,但往往难以抵挡贪婪的欲望。诗人认为,人们对牛的“恩惠”不过是出于对潜在反抗的恐惧,而牛的地位甚至不如犬马,这种待遇更显现出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冷漠。全诗语言质朴,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c402a64b5d0cee64f2f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