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绅的诗>鉴玄影堂>

鉴玄影堂,李绅鉴玄影堂全诗,李绅鉴玄影堂古诗,鉴玄影堂翻译,鉴玄影堂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绅

香灯寂寞网尘中,烦恼身须色界空。
龙钵已倾无法雨,虎床犹在有悲风。
定心池上浮泡没,招手岩边梦幻通。
深夜月明松子落,俨然听法侍生公。

鉴玄影堂译文

香灯寂静地置于蒙尘的佛堂中,烦恼的身躯必须在色界中得到空寂。 龙钵已经倾覆,不再降下佛法之雨;虎床依然存在,唯有悲凉的风在吹拂。 在定心池上,漂浮的泡沫不断消逝;在招手岩边,梦幻般的景象得以贯通。 深夜里,明月高照,松子轻轻坠落,仿佛聆听佛法,侍奉着生公。

鉴玄影堂注释

  • 鉴玄影堂:寺庙名,具体地点不详。鉴:照,察。玄:幽深,精微。影堂:供奉祖先或高僧的祠堂。
  • 香灯:佛堂中点燃的香和灯,象征着佛法的光明。
  • 寂寞:冷清,空寂。
  • 网尘:比喻世俗的烦恼和污垢。
  • 烦恼身:充满烦恼的肉身。
  • 色界:佛教用语,指有色欲、有形质的世界。佛教将世界分为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
  • 空:佛教用语,指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,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。
  • 龙钵:传说龙所供养的钵。这里指盛放佛法的器皿。
  • 无法雨:比喻佛法如雨般滋润众生。
  • 虎床:传说东晋高僧竺道生(生公)在虎丘山讲经时,群虎聚集听讲,他所坐的床被称为虎床。
  • 定心池:使心安定平静的水池。
  • 浮泡:水面上的泡沫,比喻人生的短暂和虚幻。
  • 招手岩:传说僧人在此岩石边招手,可以召唤梦幻景象。
  • 梦幻通:梦幻般的景象得以贯通,指对佛法的领悟。
  • 俨然:庄严貌。
  • 生公:指竺道生,东晋高僧。
  • 侍生公:服侍竺道生,指虔诚地听闻佛法。

鉴玄影堂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观鉴玄影堂时所见所感,表达了对佛法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。

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佛堂的清冷景象,香灯寂寞,佛堂蒙尘,暗示佛法在世俗中的衰微。诗人认为,要摆脱烦恼,必须在色界中求得空寂,即看破世间万物的虚幻本质。

中间两联运用典故,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感悟。龙钵已倾,无法雨,象征着佛法的衰落;虎床犹在,有悲风,则暗示着昔日高僧讲经的盛况已经不再。定心池上,浮泡没,比喻人生的短暂和虚幻;招手岩边,梦幻通,则暗示着诗人通过对佛法的领悟,看到了人生的真相。

最后两句描绘了深夜的景象,月明松子落,营造出一种清幽、寂静的氛围。诗人仿佛置身于竺道生讲经的场景中,虔诚地听闻佛法,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。全诗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诗中运用了多个佛教典故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,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修养。

李绅[唐代]

李绅(772—846)汉族,亳州(今属安徽)人,生于乌程(今浙江湖州),长于润州无锡(今属江苏)。字公垂。27岁考中进士,补国子助教。与元稹、白居易交游甚密,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,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。作有《乐府新题》20首,已佚。著有《悯农》诗两首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脍炙人口,妇孺皆知,千古传诵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四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b23343bc9a6af2ac88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