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绅的诗>到宣武三十韵>

到宣武三十韵,李绅到宣武三十韵全诗,李绅到宣武三十韵古诗,到宣武三十韵翻译,到宣武三十韵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绅

七月趋梁苑,三年谢尹京。
旧风除物蠹,新律奉师贞。
龙节双油重,蛇矛百练明。
跃鱼连后旆,腾虎耀前旌。
路转金神并,川开铁马横。
拥旄差白羽,分辔引红缨。
在浚风烟接,维嵩巩洛清。
贯鱼奔骑疾,连雁卷行轻。
烟垒风调角,秋原雨洗兵。
宿云看布甲,疏柳见分营。
鼓彻通宵警,和门候晓晴。
虎符三校列,鱼胄万夫迎。
弄马猿猱健,奔车角牴呈。
驾肩傍隘道,张幕内连楹。
森戟承三令,攒戈退一声。
及郊知雨过,观俗辨风行。
望宋怜思女,游梁念客卿。
义夫留感激,公子播英名。
泽广豚鱼洽,恩宣岂弟生。
善师忘任智,中略在推诚。
式宴歌钟合,陈筵绮绣并。
戏鼙千卒跃,均酒百壶倾。
乐与师徒共,欢从井邑盈。
教通因渐染,人悦尚和平。
授钺惭分阃,登坛荷列城。
虚裘朝独坐,雄剑夜孤鸣。
白发侵霜变,丹心捧日惊。
卫青终保志,潘岳未忘情。
期月终迷化,三年讵有成。
惟看波海动,天外斩长鲸。

到宣武三十韵译文

七月里我奔赴梁苑,三年后辞别了尹京。革除旧习清除事物中的弊端,遵循新的法规以老师的正直为准绳。龙节上两重油脂显得厚重,蛇矛经过百炼更加明亮。跳跃的鱼儿连接着后面的旗帜,腾飞的猛虎照耀着前面的军旗。道路转弯处金神并立,开阔的河川上铁马纵横。手持旄节指挥队伍,白色的羽毛鲜明,分拉缰绳引导,红色的帽缨闪亮。在浚仪,风烟相接,在嵩山和巩县,洛水清澈。骑兵奔驰如贯穿的鱼群般迅速,队伍行进如连贯的雁群般轻盈。烟雾笼罩的军营里,风吹动着号角,秋天的原野被雨水洗涤后更加干净。夜晚看云,想象战士们正在布置铠甲,稀疏的柳树间,可以看见分散的营帐。彻夜敲响的战鼓,警示着敌人,守卫着城门,等待着黎明的到来。调动虎符,三军依次排列,士兵身穿鱼鳞甲,万人迎接。驯马场上,猿猴般矫健,奔跑的车子上,角牴戏轮番上演。人们肩并肩地走在狭窄的道路旁,张设的帷幕内部连接着厅堂。森严的长戟服从三次号令,士兵齐声呐喊,同时后退。到达郊外,知道雨已经停了,观察民俗,辨别世风人情。遥望宋国,可怜那思念丈夫的女子,游览梁国,怀念那为国效力的客卿。忠义之士留下令人感激的事迹,公子们传播着英雄的名声。恩泽广布,连猪鱼都和谐相处,恩德宣扬,百姓和乐安宁。善于用兵的将帅忘记了用智谋取胜,重要的战略在于推行诚意。盛大的宴会上,歌声和钟声交相辉映,陈设的筵席上,绮丽的丝绸锦绣争奇斗艳。擂动的战鼓,引得千名士兵跳跃欢呼,平均分配美酒,百壶瞬间倾空。与师徒们共同欢乐,欢声笑语充满了城镇乡村。教化普及,人民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,人们崇尚和平。接受朝廷授予的斧钺,惭愧自己才能不足以担当镇守一方的重任,登上将台,承蒙朝廷委任管理众多的城池。身穿皮裘,独自坐在衙署中处理公务,英雄宝剑在夜晚孤独地发出鸣叫。白发渐渐增多,被寒霜侵染而变白,忠诚的心却像太阳一样赤诚,想要报效国家。卫青最终保全了自己的志向,潘岳也未曾忘记自己的情怀。一个月的时间,期望百姓能被感化,三年的时间,又能成就什么呢?只有看着波涛汹涌的大海,期望有一天能到天外去斩杀长鲸,为国除害。

到宣武三十韵注释

  • 趋梁苑:前往梁苑,指赴河南节度使之任。梁苑,即梁园,在今河南开封附近。
  • 谢尹京:辞别京城,指离开长安。尹京,指京兆尹,即首都的地方长官。
  • 物蠹:指事物中的弊端、害处。
  • 师贞:效法正直的老师。贞,正直。
  • 龙节:古代使节所持符节,饰以龙纹。
  • 油重:形容符节上油脂光亮厚重。
  • 蛇矛:一种长柄兵器,矛头似蛇形。
  • 跃鱼:指军队行进时,士兵手持鱼形旗帜跳跃。
  • 后旆(pèi):后面的旗帜。
  • 腾虎:指军队行进时,士兵手持虎形旗帜腾跃。
  • 前旌:前面的旗帜。旌,旗帜。
  • 金神:古代传说中的金神,指秋神蓐收。此指道路两旁的金属装饰。
  • 铁马:古代骑兵的代称。也指用铁片连接起来的战马护具。
  • 拥旄(máo):手持旄节。旄,用牦牛尾装饰的旗杆。
  • 白羽:指用白色羽毛装饰的箭。
  • 分辔(pèi):分开马缰绳,指策马前行。
  • 红缨:指红色帽缨。
  • 浚(jùn):浚仪,古县名,在今河南开封。
  • 维嵩:指嵩山。
  • 巩洛:指巩县和洛水。巩县在今河南巩义。
  • 贯鱼:像用绳子贯穿的鱼一样,形容队伍行进迅速。
  • 连雁:像连成一排的大雁一样,形容队伍行进轻盈。
  • 烟垒:笼罩在烟雾中的军营。
  • 风调角:风吹动军号的声音。
  • 雨洗兵:指雨后士兵擦拭兵器。
  • 布甲:排列铠甲,准备作战。布,陈列,摆开。
  • 分营:分散的军营。
  • 鼓彻:鼓声响彻。
  • 和门:城门名,传说中是天帝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虎符:古代调兵用的符信,用铜或玉制成虎形,分为两半,一半由朝廷保存,一半由将帅持有。
  • 三校:指中军、左军、右军。校,军队编制。
  • 鱼胄(zhòu):鱼鳞甲。
  • 猿猱(náo):猿和猱,都指善于攀援的动物,形容驯马者身手矫健。
  • 角牴(dǐ):古代一种竞技游戏,类似摔跤。
  • 隘道:狭窄的道路。
  • 连楹(yíng):连接在一起的柱子。这里指连接在一起的帷幕。
  • 森戟(jǐ):排列整齐的戟。戟,古代一种兵器。
  • 三令:指军队中多次发布的命令。
  • 攒戈:聚集在一起的戈。戈,古代一种兵器。
  • 观俗辨风行:观察民俗,辨别世风人情。
  • 望宋怜思女:遥望宋国,可怜那思念丈夫的女子。典出《列女传》中宋玉妻的故事。
  • 游梁念客卿:游览梁国,怀念那为国效力的客卿。指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礼贤下士。
  • 义夫:忠义之士。
  • 豚鱼洽:连猪和鱼都和谐相处,指恩泽广布。典出《易·中孚》:“豚鱼吉,信及豚鱼也。”
  • 岂弟(kǎi tì):和乐安宁。
  • 任智:任用智谋。
  • 中略:指重要的战略。
  • 式宴:盛大的宴会。
  • 歌钟合:歌声和钟声交相辉映。
  • 绮绣并:绮丽的丝绸锦绣争奇斗艳。
  • 戏鼙(pí):擂动的战鼓。鼙,小鼓。
  • 均酒:平均分配美酒。
  • 井邑(yì):城镇乡村。
  • 因渐染: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  • 授钺(yuè):接受朝廷授予的斧钺,表示接受军事指挥权。
  • 分阃(kǔn):镇守一方。阃,指边境。
  • 登坛:登上将台。
  • 列城:众多的城池。
  • 虚裘:皮裘,指官服。
  • 雄剑:宝剑。
  • 侵霜变:被寒霜侵染而变白。
  • 捧日惊:像太阳一样赤诚,想要报效国家。
  • 卫青:汉武帝时的大将军,多次率军击败匈奴。
  • 潘岳:西晋文学家,曾有报国之志。
  • 期月:一个月。
  • 迷化:感化。
  • 讵(jù):岂,难道。
  • 波海动:波涛汹涌的大海。
  • 斩长鲸:斩杀长鲸,比喻为国除害。

到宣武三十韵讲解

这首诗是李绅在河南节度使任上所作。全诗气势恢宏,描写了诗人赴任途中的景象以及到任后的作为。诗歌既有对军旅生活的细致描写,也有对政治理想的抒发。

  • 前四句:交代了诗人赴任的背景和决心,表明自己要革除弊政,遵循正道。
  • 中间部分:描绘了诗人赴任途中的军容盛况和沿途风光,以及到任后的军事部署和宴饮场景。
  • 后半部分:表达了诗人希望教化百姓、实现和平的愿望,以及自己虽身负重任,但仍心怀忧国忧民之情。
  • 结尾:诗人以卫青、潘岳自比,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,以及希望在任上有所作为的壮志。

全诗用典较多,语言精炼,意象丰富,展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。诗歌也反映了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现实,以及诗人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这种局面的愿望。

李绅[唐代]

李绅(772—846)汉族,亳州(今属安徽)人,生于乌程(今浙江湖州),长于润州无锡(今属江苏)。字公垂。27岁考中进士,补国子助教。与元稹、白居易交游甚密,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,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。作有《乐府新题》20首,已佚。著有《悯农》诗两首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脍炙人口,妇孺皆知,千古传诵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四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8d938e96c4e256058c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