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罗隐的诗>闲居早秋>

闲居早秋,罗隐闲居早秋全诗,罗隐闲居早秋古诗,闲居早秋翻译,闲居早秋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罗隐

槐杪清蝉烟雨馀,萧萧凉叶堕衣裾。
噪槎乌散沈苍岭,弄杵风高上碧虚。
百岁梦生悲蛱蝶,一朝香死泣芙蕖。
六宫谁买相如赋,团扇恩情日日疏。

闲居早秋译文

槐树枝头,雨后蝉鸣清脆,烟雾淡淡散去,秋风吹拂,片片落叶飘零,轻轻落在衣襟上。栖息在木筏上的乌鸦,喧闹着飞向苍翠的山岭深处,捣衣的声音在高空中随风飘荡,直入碧蓝的云霄。

短暂的人生就像蛱蝶一样,在梦中悲哀地度过,美丽的芙蓉花,一旦香消玉殒,只能让人哀泣叹息。如今的后宫,还有谁会欣赏司马相如的辞赋?美人手中的团扇,也随着恩情的日渐疏远而被冷落。

闲居早秋注释

  • 槐杪(huái miǎo):槐树的树梢。
  • 烟雨馀(yān yǔ yú):烟雨过后,指雨后的景象。
  • 萧萧(xiāo xiāo):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。
  • 衣裾(yī jū):衣服的下摆。
  • 噪槎(zào chá):发出嘈杂叫声的木筏。槎,本意为木筏,这里指乌鸦栖息的木架或木桩。
  • 沈苍岭(chén cāng lǐng):隐没在苍翠的山岭中。沈,同“沉”,隐没。
  • 弄杵(nòng chǔ):指捣衣。杵,捣衣用的木棒。
  • 碧虚(bì xū):碧空,天空。
  • 百岁梦生悲蛱蝶(bǎi suì mèng shēng bēi jiá dié):感叹人生短暂,像在梦中一样,如同蛱蝶般渺小。蛱蝶,蝴蝶的一种。
  • 一朝香死泣芙蕖(yī zhāo xiāng sǐ qì fú qú):感叹美好的事物容易逝去,如同芙蓉花一样,转眼间就凋零。芙蕖,荷花的别称。
  • 六宫(liù gōng):泛指后宫。
  • 相如赋(xiàng rú fù):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的辞赋作品,这里借指有才华的人的作品。
  • 团扇(tuán shàn):古代妇女使用的圆形扇子,常绘有精美图案,是宫廷妇女的饰物。
  • 恩情日日疏(ēn qíng rì rì shū):指恩情一天天疏远。

闲居早秋讲解

这首诗是罗隐在闲居时所作的,描写了早秋的景象,并抒发了诗人感伤身世的情怀。

首联描绘了早秋的景象,雨后初晴,蝉鸣清脆,落叶飘零,展现出一幅清新而略带萧瑟的画面,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。颔联则将视野拉远,描绘了乌鸦飞向山岭,捣衣声响彻天空的景象,更增添了秋天的空旷和寂寥。

颈联以“悲蛱蝶”和“泣芙蕖”两个意象,感叹人生的短暂和美好的易逝。蛱蝶在梦中度过短暂的一生,芙蓉花转眼间香消玉殒,都象征着人生的虚幻和无常。

尾联则借用历史典故,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。后宫无人欣赏司马相如的辞赋,正如诗人自己的才华不被赏识一样。团扇的被冷落,也暗示了诗人仕途的失意和被遗忘的命运。

全诗语言精炼,意象丰富,情景交融,既描绘了早秋的景象,又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、世事无常的感慨,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。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如比喻、拟人、用典等,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
罗隐[唐代]
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a67c073b04972739e60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