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逋的诗>赠钱唐邑长高秘校>

赠钱唐邑长高秘校,林逋赠钱唐邑长高秘校全诗,林逋赠钱唐邑长高秘校古诗,赠钱唐邑长高秘校翻译,赠钱唐邑长高秘校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逋

几万人家山水中,为官古雅少人同。
疏帘衙退卷花轴,曲槛客来凭竹风。
唯道簿书多傍俗,自怜琴酒未妨公。
等闲呵出郭门近,轻棹绕湖寻佛宫。

赠钱唐邑长高秘校译文

钱塘县一带,几万户人家都掩映在山水之间,您做县令,高雅古朴,与一般官员很不一样。退衙之后,您便卷起疏疏的竹帘,欣赏花轴画卷,有客人来访,就一起倚着曲折的栏杆,感受竹林吹来的清风。您只是说案卷公文太多,不得不和世俗同流合污,但心中却自怜自惜,认为弹琴饮酒并没有妨碍公务。闲暇时,您轻轻呵出一口气,便走出离郭门很近的衙署,乘着轻快的小船,环绕西湖去寻访寺庙。

赠钱唐邑长高秘校注释

  • 钱唐:即钱塘,今浙江省杭州市。
  • 邑长:县令。
  • 高秘校:指高锴,曾任著作佐郎、秘书省校书郎等职。秘校,即秘书省校书郎的简称。
  • 古雅:高雅,古朴。
  • 疏帘:稀疏的竹帘。
  • 衙退:退衙,指结束公务。
  • 花轴:指画卷。
  • 曲槛:弯曲的栏杆。
  • 竹风:竹林吹来的风。
  • 簿书:案卷公文。
  • 傍俗:趋附流俗。
  • 琴酒:弹琴饮酒,指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。
  • 妨公:妨碍公务。
  • 等闲:轻易,随便。
  • 呵:呵气。古人认为呵气能看清方向。
  • 郭门:城门。
  • 轻棹:轻快的小船。
  • 佛宫:寺庙。

赠钱唐邑长高秘校讲解

这首诗是林逋赠给钱塘县令高锴的。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高锴高雅情趣和为官清廉的赞赏。

首联点明地点和人物,赞扬高锴为官的与众不同。“几万人家山水中”点出钱塘的美丽风光,也暗示了治理此地的难度。“为官古雅少人同”则直接赞扬高锴的品格高雅,不同于一般的官员。

颔联和颈联具体描写高锴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。“疏帘衙退卷花轴,曲槛客来凭竹风”描绘了高锴退衙后的悠闲生活,他欣赏书画,与客人一起感受竹林清风,表现了他高雅的情趣。“唯道簿书多傍俗,自怜琴酒未妨公”则写出了高锴的矛盾心理,他虽然为了公务不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,但内心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,认为自己的琴酒之乐并没有妨碍公务。

尾联则写高锴在闲暇时游湖访寺。“等闲呵出郭门近,轻棹绕湖寻佛宫”描绘了高锴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,他可以随时走出衙署,乘船游湖,寻访寺庙,表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高锴的赞赏和敬佩之情,也反映了诗人自己淡泊名利,向往自由的思想。诗中“疏帘”、“竹风”、“琴酒”、“轻棹”等意象,都营造了一种清雅、高洁的氛围,与高锴的形象相得益彰。

林逋[宋代]

林逋(967一1028)字君复,汉族,浙江大里黄贤村人(一说杭州钱塘)。幼时刻苦好学,通晓经史百家。书载性孤高自好,喜恬淡,勿趋荣利。长大后,曾漫游江淮间,后隐居杭州西湖,结庐孤山。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,与高僧诗友相往还。每逢客至,叫门童子纵鹤放飞,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。作诗随就随弃,从不留存。1028年(天圣六年)卒。其侄林彰(朝散大夫)、林彬(盈州令)同至杭州,治丧尽礼。宋仁宗赐谥“和靖先生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170bf67a11a0053126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