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绅的诗>寿阳罢郡日…瑞物。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>

寿阳罢郡日…瑞物。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,李绅寿阳罢郡日…瑞物。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全诗,李绅寿阳罢郡日…瑞物。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古诗,寿阳罢郡日…瑞物。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翻译,寿阳罢郡日…瑞物。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绅

休为建隼临淝守,转作垂丝入洛人。
罢阅旧林三载籍,又开新历四年春。
云遮北雁愁行客,柳起东风慰病身。
渐喜雪霜消解尽,得随风水到天津。

寿阳罢郡日…瑞物。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译文

不必再为建业的隼鸟而镇守淝水,我已转任为在洛阳垂钓的闲人。停止翻阅旧日林下的三年书籍,又迎来了新历开始的第四个春天。云雾遮蔽北归的大雁,使远行的人倍感忧愁,东风吹拂杨柳,略可慰藉我这久病之身。渐渐欣喜冰雪消融殆尽,希望能够顺着风和水流到达天津。

寿阳罢郡日…瑞物。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注释

  • 建隼临淝守:建隼,指东晋谢安于淝水之战前在建业(今南京)镇守,以抵御前秦军队。此句指诗人之前可能担任过类似的重要职务。
  • 垂丝入洛人:垂丝,指垂钓。洛,指洛阳。此句指诗人被罢官后,赋闲在洛阳。
  • 旧林三载籍:指过去三年在地方任职期间所读的书籍。林,指地方官署。载,年。
  • 新历四年春:指新的历法开始的第四个春天。
  • 北雁愁行客:北雁,指北归的大雁。行客,指远行的人。
  • 风水到天津:风水,指顺风顺水,比喻顺利。天津,指渡口,也指京城附近的地方,此处或指诗人希望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。

寿阳罢郡日…瑞物。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讲解

这首诗是李绅在被罢免寿阳郡守之后,恰逢新春佳节时所作的感怀之作。诗中表达了诗人被罢官后的复杂心情,既有失落和无奈,也有对未来重新得到任用的期盼。

首联以对比的手法,概括了诗人仕途的转变。从“建隼临淝守”的重任到“垂丝入洛人”的闲适,暗示了诗人被罢官的事实。

颔联写时间流逝,诗人已经赋闲三年,又迎来了新的春天。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
颈联通过描写景物,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。云雾遮蔽北归的大雁,使诗人感到忧愁,而东风吹拂杨柳,又给诗人带来一丝慰藉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。诗人希望能够像冰雪消融一样,摆脱困境,顺风顺水地到达天津,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。

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,情感真挚,表达了诗人被罢官后的复杂心情,以及对未来的期盼。诗中运用了对比、借景抒情等多种手法,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,富有感染力。

李绅[唐代]

李绅(772—846)汉族,亳州(今属安徽)人,生于乌程(今浙江湖州),长于润州无锡(今属江苏)。字公垂。27岁考中进士,补国子助教。与元稹、白居易交游甚密,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,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。作有《乐府新题》20首,已佚。著有《悯农》诗两首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脍炙人口,妇孺皆知,千古传诵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四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db18fb122222265d4b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