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弥逊的诗>舟师谒祠回天风已霁信基有感姑以二绝首宽余>

舟师谒祠回天风已霁信基有感姑以二绝首宽余,李弥逊舟师谒祠回天风已霁信基有感姑以二绝首宽余全诗,李弥逊舟师谒祠回天风已霁信基有感姑以二绝首宽余古诗,舟师谒祠回天风已霁信基有感姑以二绝首宽余翻译,舟师谒祠回天风已霁信基有感姑以二绝首宽余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弥逊

长芦山下隐龙宫,沥酒船回落照中。
已有龟纹为传卜,不劳乌尾更占风。

舟师谒祠回天风已霁信基有感姑以二绝首宽余译文

长芦山脚下,仿佛隐藏着一座龙宫,祭祀完毕,船只返回,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。

海龟甲壳上的纹路,已经预示了吉祥的征兆,无需再用乌尾羽毛来占卜风向了。

舟师谒祠回天风已霁信基有感姑以二绝首宽余注释

  • 长芦山: 在今江苏省盐城市附近,濒临黄海。

  • 隐龙宫: 指长芦山一带海域,传说有龙宫。

  • 沥酒: 祭祀时洒酒于地,表示敬意。

  • 龟纹: 指用龟甲占卜所得的纹路,古人认为可以预示吉凶。

  • 传卜: 传统的占卜方式。

  • 乌尾: 指用乌鸦尾巴上的羽毛占卜风向。古代航海者常用此法。

  • 占风: 预测风向。

舟师谒祠回天风已霁信基有感姑以二绝首宽余讲解

这首诗是作者李弥逊在祭拜海神后,乘船返回途中的即景抒情之作。诗中描写了祭祀完毕后,夕阳西下,风平浪静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海神庇佑的感恩之情,以及对未来航行平安的信心。

首句“长芦山下隐龙宫”,以浪漫的想象描绘了长芦山一带海域的神秘景象,暗示了海神的存在。第二句“沥酒船回落照中”,点明了诗人祭祀完毕,乘船返回的时间和背景,夕阳的余晖洒在船上,营造出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。

后两句“已有龟纹为传卜,不劳乌尾更占风”,表达了作者对此次航行平安的信心。诗人认为,通过传统的龟甲占卜,已经得到了吉祥的预兆,所以无需再用乌尾羽毛来占卜风向了。这既是对海神的感恩,也是对自身经验和判断的自信。
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优美,将祭祀、航海、自然风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表达了诗人对海神的敬畏之情,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。

李弥逊[宋代]

李弥逊(1085~1153)字似之,号筠西翁、筠溪居士、普现居士等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大观三年(1109)进士。高宗朝,试中书舍人,再试户部侍郎,以反对议和忤秦桧,乞归田。晚年隐连江(今属福建)西山。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,风格豪放,有《筠溪乐府》,存词80余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ab76a6d78df6d18433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