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曾伯的诗>自湘赴广道间杂咏·古木>

自湘赴广道间杂咏·古木,李曾伯自湘赴广道间杂咏·古木全诗,李曾伯自湘赴广道间杂咏·古木古诗,自湘赴广道间杂咏·古木翻译,自湘赴广道间杂咏·古木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曾伯

古木列官道,春风老干柯。
炎涼知几变,来往阅人多。

自湘赴广道间杂咏·古木译文

高大的古树排列在官道两旁,和煦的春风吹拂着饱经沧桑的树干。它们经历了多少世事的冷暖变化,也见证了无数来来往往的行人。

自湘赴广道间杂咏·古木注释

  • 自湘赴广道间:从湖南到广东的路上。湘,指湖南。广,指广东。道间,路途之中。
  • 杂咏:随行随吟的诗歌。
  • 古木:指生长年代久远的树木。
  • 官道:古代供官方使用的道路,也指大路。
  • 老干柯:指树木的树干和树枝苍老。柯,树枝。
  • 炎凉:指世态的冷暖变化,比喻人情世故。
  • 几变:多少次变化。
  • 来往:指来来往往的行人。
  • 阅:经历,看过。

自湘赴广道间杂咏·古木讲解

这首诗是李曾伯在从湖南到广东的途中所作。诗人选取了官道旁的古木作为描写对象,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
首联点明地点和描写对象。“古木列官道”,简洁地交代了古木所处的环境,表明其位置的显要。“春风老干柯”,用春风吹拂老树的画面,暗示了古木的年代久远,历经风霜。

颔联是诗歌的重点,也是情感的集中体现。“炎凉知几变”,古木经历了无数次世态炎凉的变化,见证了人情冷暖。“来往阅人多”,它也目睹了无数来来往往的行人,看尽了人世间的繁华与喧嚣。这两句诗将古木人格化,赋予其思考和感悟的能力,使其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人生的旁观者。

整首诗语言朴实,意蕴深刻。诗人通过对古木的描写,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。古木的苍老和阅历,与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人生的感悟,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。

李曾伯[宋代]

李曾伯(1198年-1268年),字长孺,号可斋。原籍覃怀(今河南沁阳附近),南渡后寓居嘉兴(今浙江嘉兴)。南宋中晚期名臣、词人,太宰李邦彦之后。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,抒发忧时感世之情,自称“愿学稼轩翁(辛弃疾)”《四库提要》称其“才气纵横,颇不入格,要亦戛戛异人,不屑拾慧牙后”。有《可斋杂稿》等传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9d2607c9b067a19232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