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禹锡的诗>答白刑部闻新蝉>

答白刑部闻新蝉,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全诗,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古诗,答白刑部闻新蝉翻译,答白刑部闻新蝉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禹锡

蝉声未发前,已自感流年。
一入凄凉耳,如闻断续弦。
晴清依露叶,晚急畏霞天。
何事秋卿咏,逢时亦悄然。

答白刑部闻新蝉译文

蝉鸣还未开始,心中已然感叹时光流逝。一旦听见那凄凉的蝉声,就好像听见断断续续的琴弦声。晴朗的清晨,蝉依恋着带着露水的树叶,傍晚时分,急促的蝉鸣又害怕晚霞满天。为何白居易这样的刑部官员,在秋天还要吟咏蝉呢?即使是应时而鸣的蝉,也显得如此悄然无声。

答白刑部闻新蝉注释

  • 白刑部:指白居易,当时任刑部。
  • 流年:指时光流逝。
  • 凄凉耳:指蝉鸣声听起来凄凉。
  • 断续弦:比喻蝉鸣声断断续续,像琴弦断裂一般。
  • 晴清依露叶:指晴朗的早晨,蝉依附在带着露水的树叶上鸣叫。
  • 晚急畏霞天:指傍晚时分,蝉鸣声变得急促,仿佛害怕晚霞满天。
  • 秋卿:指秋天的蝉。卿,古代官名,这里用作对人的尊称。
  • 逢时:应时。蝉在夏天和秋天鸣叫。
  • 悄然:寂静无声的样子。

答白刑部闻新蝉讲解

这首诗是刘禹锡答白居易所作,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。诗人从蝉鸣入手,描写了蝉鸣出现的时间、声音特点以及蝉的生活习性,表达了自己听到蝉鸣后产生的感伤之情。

首联“蝉声未发前,已自感流年”,点明了诗人听到蝉鸣前的心理状态。蝉鸣还未开始,诗人就已经感叹时光的流逝,可见诗人内心充满了对人生的感伤。

颔联“一入凄凉耳,如闻断续弦”,描写了蝉鸣的声音特点。诗人用“凄凉”来形容蝉鸣的声音,又用“断续弦”来比喻蝉鸣的声音,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蝉鸣的悲凉之感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。

颈联“晴清依露叶,晚急畏霞天”,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。诗人描写了蝉在晴朗的早晨依附在带着露水的树叶上鸣叫,在傍晚时分急促地鸣叫,仿佛害怕晚霞满天,表现了蝉的弱小和无奈,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处境。

尾联“何事秋卿咏,逢时亦悄然”,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疑问和对自身的感叹。诗人不明白为何白居易这样的刑部官员,在秋天还要吟咏蝉呢?即使是应时而鸣的蝉,也显得如此悄然无声,这让诗人更加感叹自身的处境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写蝉鸣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,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诗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深远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
刘禹锡[唐代]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9117f357811cc2e3064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