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头轻雨洒寒梅,云际溶溶雪水来。
梦渚草长迷楚望,夷陵土黑有秦灰。
巴人泪应猿声落,蜀客船从鸟道回。
十二碧峰何处所,永安宫外是荒台。
大家都搜:
松滋渡望峡中译文
渡口细雨轻洒着寒梅,云端水气氤氲,是消融的雪水流淌而来。梦泽边草木生长茂盛,使人迷失了楚望台的旧址,夷陵的泥土因秦兵焚烧而呈现黑色。巴人的眼泪似乎伴随着猿猴的哀鸣洒落,蜀地的客船沿着险峻的山路返回。十二碧峰究竟在什么地方呢?只有永安宫外的荒废高台,令人凭吊。
松滋渡望峡中注释
松滋渡望峡中讲解
这首诗是刘禹锡途经松滋渡,遥望三峡一带的景象时所作。诗歌通过描写景物,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叹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。
首联描写渡口景象。“渡头轻雨洒寒梅,云际溶溶雪水来”,细雨洒落,寒梅傲立,云端水汽氤氲,雪水融化奔流,描绘出一幅寒冷而生机勃勃的画面,点明了时令。
颔联写所见古迹。“梦渚草长迷楚望,夷陵土黑有秦灰”,梦泽边草木丛生,楚望台的旧址已经难以辨认;夷陵的泥土呈现黑色,那是秦朝焚烧留下的痕迹。这两句描写了历史的变迁,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颈联抒发情感。“巴人泪应猿声落,蜀客船从鸟道回”,巴人的眼泪似乎随着猿猴的哀鸣一同落下,蜀地的客船沿着险峻的山路返回。这两句描写了巴蜀一带的凄凉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的同情,以及对自身漂泊生涯的感伤。
尾联点明主旨。“十二碧峰何处所,永安宫外是荒台”,巫山十二峰在哪里呢?只有永安宫外的荒废高台,令人凭吊。诗人遥望巫山,却只见荒台,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,深化了诗歌的主题。
全诗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情景交融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叹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。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,如对比、衬托、借景抒情等,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4e7c3aed18f0ee99926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