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弥逊的诗>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>

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,李弥逊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全诗,李弥逊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古诗,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翻译,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弥逊

忆昨司青琐,公时对此薇。
午轩评陈草,晓殿缀朝衣。
金石平生契,人琴此日非。
白头情易感,无泪与君挥。

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译文

回想当年,你任职司青琐之职时,我曾与你在宫中一同赏玩薇草。午后在轩窗下共同评判陈旧的文稿,清晨在朝殿上,你的身影点缀着庄严的朝服。我们之间情谊如同金石般坚固,如今你已逝去,留下的只有人去琴空的悲凉。我已是满头白发,情感容易被触动,奈何悲痛至极,已无泪水为你挥洒。

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注释

  •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:指在宫中任职的赵姓官员,官职为宫使待制舍人。挽诗:哀悼死者的诗歌。
  • 司青琐:掌管宫中青琐门的官职。青琐:指宫殿的门窗,常用青色装饰。
  • 薇:一种野菜,也指薇草,常用来比喻隐逸的生活。这里或指宫中种植的薇草。
  • 午轩:午后的轩窗下。
  • 陈草:陈旧的文稿。
  • 晓殿:清晨的朝殿。
  • 缀朝衣:指官员穿着朝服在朝殿上。缀:点缀,装饰。
  • 金石:比喻坚固的友谊或盟约。
  • 人琴:指人去琴空,比喻对故人的思念和哀悼。语出《晋书·王徽之传》:“(徽之)诣门不入,题门上曰:‘吾顷来此,常值其人,今日已不见,怅然怀思。’便回。甚相知者,时谓人琴俱亡。”
  • 白头:指年老。
  • 挥:挥洒。

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讲解

这首诗是李弥逊为悼念友人赵公而作的挽诗。全诗追忆了诗人与赵公生前的交往,表达了对友人逝世的深切哀悼之情。

首联点明了赵公的官职和两人曾经共事的地点,回忆了两人一同在宫中赏玩薇草的场景,为全诗奠定了追忆的基调。

颔联具体描写了两人共事的细节,午后一同评判文稿,清晨一同上朝,体现了两人在工作上的密切关系。

颈联则从情谊方面入手,用“金石”比喻两人友谊的坚固,又用“人琴”表达了友人逝世后的悲凉之感,将情感推向高潮。

尾联抒发了诗人自己年老体衰,容易感伤的情怀,但因极度悲痛,反而无泪可流,更显其内心的哀恸。全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读来令人动容。诗人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,以及对友人逝世的痛惜,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。

李弥逊[宋代]

李弥逊(1085~1153)字似之,号筠西翁、筠溪居士、普现居士等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大观三年(1109)进士。高宗朝,试中书舍人,再试户部侍郎,以反对议和忤秦桧,乞归田。晚年隐连江(今属福建)西山。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,风格豪放,有《筠溪乐府》,存词80余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1e65d75c4699470eb6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