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乐雷发的诗>滕王阁下赋>

滕王阁下赋,乐雷发滕王阁下赋全诗,乐雷发滕王阁下赋古诗,滕王阁下赋翻译,滕王阁下赋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乐雷发

越郍蜀艇乱相偎,风饱千帆带雨开。
阁上鸣銮今已往,江头飞鹜只堪哀。
柳汀絮满河豚贱,桃坞花残石首来。
应接溪山吾不暇,自怜白发欠诗才。

滕王阁下赋译文

越地的船只和蜀地的船艇杂乱地互相依靠着,满载的风吹动着成千上万的船帆带着雨水扬帆起航。

滕王阁上曾经响亮的銮铃声如今已经消逝,江面上飞舞的野鸭只能让人感到悲哀。

柳树河滩上飘满了柳絮,河豚鱼变得低贱,桃花盛开的山坞已经凋残,只有石首鱼洄游而来。

应接不暇的溪山美景让我无暇顾及,只是可怜自己白发苍苍,缺乏写诗的才能。

滕王阁下赋注释

  • 郍(nà):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船只。
  • 蜀艇:四川一带的船只。
  • 偎(wēi):依靠。
  • 风饱:风力充足,船帆吃满了风。
  • 鸣銮(luán):指帝王或贵族出行时车上的铃声。銮,古代帝王车驾上的铃。这里代指滕王阁曾经的繁华景象。
  • 飞鹜(wù):飞翔的野鸭。
  • 堪哀:值得悲哀。
  • 柳汀(tīng):长满柳树的河滩。
  • 絮满:柳絮飘满。
  • 河豚贱:河豚鱼变得低贱。形容某种事物的价值降低。
  • 桃坞(wù):种满桃花的山坞。
  • 石首来:石首鱼洄游而来。石首鱼,一种鱼名,因头骨中有坚硬的石头而得名。
  • 应接:应付,接待。这里指观赏。
  • 溪山:溪流和山峦,泛指山水风景。
  • 不暇(xiá):没有空闲。
  • 自怜:自我怜惜。
  • 欠:缺乏。
  • 诗才:写诗的才能。

滕王阁下赋讲解

这首诗是作者乐雷发登临滕王阁后所作,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对自身才华不足的感慨。

首联描绘了江面上繁忙的景象,越地和蜀地的船只聚集,千帆竞发,预示着地方经济的繁荣。颔联则笔锋一转,感叹滕王阁昔日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,只剩下江面上飞舞的野鸭,流露出对物是人非的悲哀。

颈联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,柳絮飘飞,河豚鱼贱,桃花凋残,只有石首鱼洄游,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事物的变化。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华的谦逊,面对美丽的溪山风景,却自叹白发苍苍,缺乏写诗的才能,无法将美景尽情地描绘出来。

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开阔,情景交融,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,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。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的记忆相互交织,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。

乐雷发[宋代]

乐雷发(1210年2月11日-1271年11月16日),字声远,号雪矶,汉族,湖南宁远人。 南宋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。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,入选《宋百家诗存》、《南宋群贤小集》。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,其体裁包括七古、五古、七律、五律、七绝、五绝。很多诗,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,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、浓厚的屈原《离骚》遗风,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,他的民本思想,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。代表作有《雪矶丛稿》、《状元策》、《乌乌歌》、《舂陵道中望九疑》、《九疑紫霞洞歌》、《象岩铭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80dcb2ed88ee82432fb4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