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辰翁的诗>时新旧侯交恶>

时新旧侯交恶,刘辰翁时新旧侯交恶全诗,刘辰翁时新旧侯交恶古诗,时新旧侯交恶翻译,时新旧侯交恶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刘辰翁

吹箫人去。
但桂影徘徊,荒杯承露。
东望芙蓉缥缈,寒光如注。
去年夜半横江梦,倚危樯、参差会赋。
茫茫角动,回舟尽兴,未惊鸥鹭。
情知道、明年何处。
漫待客黄楼,尘波前度。
二十四桥,颇有杜书记否。
二三子者今如此,看使君、角巾东路。
人间俯仰,悲欢何限,团圆如故。

时新旧侯交恶译文

吹箫的客人已经离去,只留下桂树的影子在月光下徘徊,荒凉的酒杯承接着露水。向东望去,芙蓉山缥缈不定,清冷的月光如同倾泻而下的水流。

去年半夜,我梦见横渡长江,靠着高高的桅杆,众人吟诗作赋,高低错落,好不热闹。苍茫的号角声响起,游兴已尽,便调转船头,惊动了鸥鹭。

我早就知道,明年又会在哪里呢?不必等待登上黄鹤楼的客人,尘世的波涛早已经历。二十四桥,还有像杜牧那样的书记吗?

当年的那些年轻人,如今又在哪里呢?看那刺史戴着头巾,向东而去。人生短暂,俯仰之间,悲欢离合,变化无常,能够团圆如初,已是难得。

时新旧侯交恶注释

  • 吹箫人:指善于吹箫的客人,也泛指游玩的客人。
  • 桂影:桂树的影子,暗指月亮。
  • 荒杯承露:荒凉的酒杯承接露水,形容环境的冷清。
  • 芙蓉:指芙蓉山,在今江苏镇江附近。
  • 寒光如注:清冷的月光如同倾泻而下的水流。
  • 横江梦:梦见横渡长江。
  • 危樯:高高的桅杆。
  • 参差会赋:指众人吟诗作赋,高低错落。
  • 角动:号角声响起。
  • 黄楼:即黄鹤楼。
  • 尘波:尘世的波涛,比喻人世间的沧桑变迁。
  • 二十四桥:扬州名胜。
  • 杜书记:指杜牧,曾任淮南节度使幕府书记,以才华著称。这里用以比喻有才之士。
  • 二三子:指当年的年轻人。
  • 使君:刺史的别称。
  • 角巾:一种用葛布做的头巾,多为隐士或闲散之人所戴。
  • 东路:向东去的路。
  • 俯仰:形容时间短暂。

时新旧侯交恶讲解

这首词是刘辰翁感叹人事变迁,世事无常的作品。词的上片描写了词人故地重游的景象,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再,只剩下冷清的环境和缥缈的回忆。词人梦回当年,众人欢聚,吟诗作赋,何等热闹。

下片则抒发了词人对未来的茫然和对人生的感叹。他不知道明年身在何处,感叹世事变迁,人事更替。词人借用“二十四桥”、“杜书记”的典故,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。最后,词人感叹人生短暂,悲欢离合,能够团圆如初,已是难得。

全词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无奈之情。词中运用了许多典故,增加了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。同时,词的风格较为沉郁,体现了词人晚年的心境。

刘辰翁[宋代]

刘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会孟,别号须溪。庐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。 景定三年(1262)登进士第。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,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,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《须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百卷,已佚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7f4cb05e7dd8f98a9c57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