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天涯,还倦客。
欲起病无力。
风雨春归,一日近一日。
看人结束征衫,前呵骑马,腰剑上、陇西平贼。
鬓分白。
只可归去家山,无田种瓜得。
空抱遗书,憔悴小楼侧。
杜鹃不管人愁,月明枝上,直啼到、枕边相觅。
大家都搜:
笑天涯,还倦客。
欲起病无力。
风雨春归,一日近一日。
看人结束征衫,前呵骑马,腰剑上、陇西平贼。
鬓分白。
只可归去家山,无田种瓜得。
空抱遗书,憔悴小楼侧。
杜鹃不管人愁,月明枝上,直啼到、枕边相觅。
祝英台近译文
嘲笑漂泊天涯,也疲倦了远方游子。想要起身却病弱无力。风雨催促着春天归去,日子一天比一天消逝。眼看着人们整理好行装,前面有人呼喝着骑上战马,佩剑向陇西进发去平定叛乱。
鬓发已经斑白。看来只可以回到故乡田园,即使没有田地可以种瓜也好。只是空抱着前人的书籍,在憔悴的小楼旁。杜鹃鸟哪里管人的忧愁,在明亮的月光下,在树枝上,一直啼叫着,似乎要到我的枕边来寻找什么。
祝英台近注释
祝英台近讲解
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、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。
词的上阕描写了时局动荡和征战场景。“笑天涯,还倦客。欲起病无力。”开篇即点明自己身处天涯,饱经漂泊之苦,想要有所作为,却又身染疾病,有心无力,奠定了全词的悲凉基调。“风雨春归,一日近一日。看人结束征衫,前呵骑马,腰剑上、陇西平贼。”描绘出一幅人们积极投身抗战的画面,与词人自身的无力形成鲜明对比,更显其内心的焦灼和无奈。
下阕抒发了作者的归隐之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。“鬓分白。只可归去家山,无田种瓜得。”表明词人已经年老体衰,壮志难酬,只能选择归隐田园。“空抱遗书,憔悴小楼侧。”即使隐居,也只能空守着前人的书籍,在小楼旁孤独憔悴,可见其内心的不甘和失落。“杜鹃不管人愁,月明枝上,直啼到、枕边相觅。”以杜鹃的啼叫反衬词人的愁苦,杜鹃声声,似乎在呼唤着什么,也象征着词人内心深处对国家和民族的牵挂。
全词语言质朴,感情真挚,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描写和对时局的感叹,表达了作者在动荡年代中,渴望为国效力却又无力回天的复杂情感。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无奈,也有对国家前途的担忧,体现了词人深沉的爱国情怀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7f2c8518d0b341b0d2b6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