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景熙的诗>次韵山中见寄>

次韵山中见寄,林景熙次韵山中见寄全诗,林景熙次韵山中见寄古诗,次韵山中见寄翻译,次韵山中见寄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景熙

物外高栖岂好奇,爱凉坐到雨来时。
四愁岁月空平子,三乐乾坤自启期。
晋代诸贤曲水会,镐京遗泽变风诗。
世交翻覆如云雨,野鹤孤心老竹知。

次韵山中见寄译文

隐居山林之外,难道只是为了标新立异?只是喜爱这凉爽,常常静坐直到雨水来临。年复一年地消磨着光阴,像张衡一样空怀忧愁,在这天地间,我自能开启属于自己的快乐。想当年晋代的贤士们在曲水边聚会,西周镐京的遗风也早已演变成了如今的讽喻诗。世间的交情翻覆无常,就像天上的云雨,唯有山野的仙鹤和苍老的竹子,才能理解我孤独的心。

次韵山中见寄注释

  • 次韵:用原诗的韵脚和顺序依次和诗。
  • 山中见寄:住在山中的朋友寄诗给我。
  • 物外:尘世之外,指隐居之地。
  • 高栖:高隐,指隐居。
  • 岂好奇:难道是好奇吗?反问,表示不是。
  • 四愁:指张衡的《四愁诗》,抒发怀才不遇的忧愁。平子,张衡的字。
  • 三乐:指《孟子·尽心上》中的“君子有三乐”,即“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”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快乐。
  • 乾坤:天地。
  • 启期:开启,指开创。
  • 晋代诸贤曲水会:指晋代士人在兰亭举行曲水流觞的集会。
  • 镐京遗泽变风诗:镐京,西周的都城。遗泽,指西周的文化传统。变风诗,指《诗经》中的国风,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讽喻诗。
  • 世交翻覆如云雨:世间的交情变化无常,像云和雨一样。
  • 野鹤孤心老竹知:只有山野的仙鹤和苍老的竹子才能理解我孤独的心。

次韵山中见寄讲解

这首诗是林景熙次韵和友人所作,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、不慕名利、坚守节操的情怀。

首联点明隐居的原因,并非为了标新立异,而是喜爱山中的清凉和宁静。颔联用张衡的《四愁诗》和孟子的“三乐”作对比,表明自己虽然身处乱世,但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,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。颈联则追忆历史,感叹世事变迁,昔日晋代贤士的雅集和西周的文化传统,如今都已成为了历史的记忆。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,唯有山野的景物才能理解自己高洁的心境。
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清幽淡远,既有对世事的感慨,也有对自身价值的坚守,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山水自然之中,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。

林景熙[宋代]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79ed5df5a3d07f5712e5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