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景熙的诗>陶山十咏和邓牧心·石船>

陶山十咏和邓牧心·石船,林景熙陶山十咏和邓牧心·石船全诗,林景熙陶山十咏和邓牧心·石船古诗,陶山十咏和邓牧心·石船翻译,陶山十咏和邓牧心·石船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景熙

玉笥孤帆唤不来,长风破浪忆江淮。
不知海水何年陆,万斛龙骧寄断崖。

陶山十咏和邓牧心·石船译文

玉笥山的孤单船帆,呼唤也无法驶回,面对长风破浪的情景,不禁回忆起江淮一带的生活。真不知何时海水会变为陆地,这载重万斛的石船,只能寄托在这断崖之上。

陶山十咏和邓牧心·石船注释

  • 玉笥(sì):山名,在今江西省万载县。《万载县志》:“玉笥山,以形名,旧有石室,相传黄帝藏书于此。”此处或指诗人所居之处,泛指山林。
  • 孤帆:孤单的船帆,形容石船的孤立。
  • 唤不来:呼唤不来,指石船无法移动。
  • 长风破浪:语出《宋书·宗悫传》:“悫年少时,叔父问其志,悫曰:‘愿乘长风破万里浪。’”此处借指江淮一带水路行船的经历。
  • 江淮:指长江、淮河流域一带,是诗人林景熙的家乡(浙江温州)。
  • 海水何年陆:海水何时变为陆地,形容时间久远,暗示世事变迁。
  • 万斛(hú):形容石船巨大,装载量多。斛,古代容量单位。
  • 龙骧(xiāng):像龙一样昂首挺胸,形容石船气势雄伟。
  • 断崖:陡峭的山崖。

陶山十咏和邓牧心·石船讲解

这首诗是林景熙《陶山十咏和邓牧心·石船》中的一首,描写了一艘巨大的石船。诗人通过对石船的描写,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。

首联“玉笥孤帆唤不来,长风破浪忆江淮”,诗人以“玉笥”起兴,点明地点,暗示自己隐居山林。一句“孤帆唤不来”,写石船之固定,也暗示自己身不由己,无法回到家乡。面对长风破浪的景象,诗人回忆起在江淮一带的生活,更增添了思乡之情。

颔联“不知海水何年陆,万斛龙骧寄断崖”,诗人感叹世事变迁,不知何时沧海变为桑田。巨大的石船,只能寄托在这断崖之上,暗示自己空有报国之志,却无处施展,只能隐居山林。

整首诗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思乡、怀古、伤时的复杂情感。

林景熙[宋代]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99ad2e8312fdabfee7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