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峤的诗>>

赋,李峤赋全诗,李峤赋古诗,赋翻译,赋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赋

[唐代] 李峤

布义孙卿子,登高楚屈平。
铜台初下笔,乐观正飞缨。
乍有凌云势,时闻掷地声。
造端长体物,无复大夫名。

赋译文

孙卿子致力于宣扬仁义,屈原喜爱登上高处抒发情怀。当年曹植在铜雀台上初次落笔为赋,司马相如在《上林赋》中纵情描写狩猎的盛况。他们的作品时而有直冲云霄的气势,时而又像玉石落地般铿锵有力。赋的写作,开始于细致地描摹事物,后来便不再有大夫的头衔束缚,可以自由地表达情感和思想。

赋注释

  • 布义:宣扬仁义。孙卿子,即荀子,名况,战国末期赵国人,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,主张“性恶论”,强调通过后天的教化来规范人的行为。
  • 登高楚屈平:屈原喜爱登上高处抒发情怀。屈平,即屈原,战国时期楚国诗人、政治家,因遭谗言被流放,最终投汨罗江而死。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现实的批判。
  • 铜台初下笔:指曹植在铜雀台上初次写赋。铜台,即铜雀台,曹操所建。曹植是曹操之子,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,其赋作以文采华丽、情感真挚而著称。
  • 乐观正飞缨:指司马相如在《上林赋》中纵情描写狩猎的盛况。《上林赋》是汉赋的代表作,以其宏大的规模和华丽的辞藻而闻名。飞缨,指纵马飞驰,帽子上的缨带飘扬。
  • 乍有凌云势:形容赋的写作,时而有直冲云霄的气势。
  • 时闻掷地声:形容赋的写作,时而又像玉石落地般铿锵有力。
  • 造端长体物:赋的写作,开始于细致地描摹事物。体物,描摹事物。
  • 无复大夫名:后来便不再有大夫的头衔束缚,可以自由地表达情感和思想。大夫,古代官名,这里指代官位和功名利禄。

赋讲解

这首诗以赋为题,赞扬了赋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和价值。作者选取了荀子、屈原、曹植、司马相如等四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,分别概括了他们的思想和创作风格,以此来烘托赋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。

首联“布义孙卿子,登高楚屈平”,点明了赋的思想性。荀子主张仁义,屈原忧国忧民,他们的思想都可以在赋中得到体现。

颔联“铜台初下笔,乐观正飞缨”,则着重描写了赋的艺术性。曹植的赋以文采华丽、情感真挚著称,司马相如的《上林赋》则以其宏大的规模和华丽的辞藻而闻名。

颈联“乍有凌云势,时闻掷地声”,进一步形容了赋的特点。赋既可以有直冲云霄的气势,也可以像玉石落地般铿锵有力,具有极强的表现力。

尾联“造端长体物,无复大夫名”,则总结了赋的写作规律和价值。赋的写作,开始于细致地描摹事物,但最终的目的,是为了表达情感和思想,而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,概括了赋的思想性、艺术性和价值,表达了对赋这种文学形式的赞美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创作和真挚情感的追求。

李峤[唐代]

李峤(644~713) ,唐代诗人。字巨山。赵州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。他前与王勃、杨炯相接,又和杜审言、崔融、苏味道并称“文章四友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79422c3cc8e542a6bf7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