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至的诗>至启至比婴风热殆过浃旬近方稍康未果上谒辄>

至启至比婴风热殆过浃旬近方稍康未果上谒辄,李至至启至比婴风热殆过浃旬近方稍康未果上谒辄全诗,李至至启至比婴风热殆过浃旬近方稍康未果上谒辄古诗,至启至比婴风热殆过浃旬近方稍康未果上谒辄翻译,至启至比婴风热殆过浃旬近方稍康未果上谒辄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至

渐老筋骸百事慵,退朝无复接鵷鸿。
数枝筠粉幽窗外,一炷檀烟静室中。
冷滴梦魂桐叶雨,香吹篱落菊花风。
自惭不及车夫子,时向东山谒谢公。

至启至比婴风热殆过浃旬近方稍康未果上谒辄译文

年岁渐长,筋骨衰老,百事都感到倦怠无力,告别朝廷,再没有机会像往日那样参与朝会,与同僚们交往。几枝翠竹,染着白粉似的颜色,在幽静的窗外摇曳生姿;一炷檀香,在寂静的室内袅袅升腾。点点滴滴的桐叶雨,仿佛滴落在梦魂之中,阵阵菊花香,从篱笆处吹来。我深感惭愧,远不如车胤那样的贤士,能够时常前往东山拜谒谢安。

至启至比婴风热殆过浃旬近方稍康未果上谒辄注释

  • 至启至比婴:李至的儿子。
  • 婴风:幼儿生病。
  • 浃旬:十天。
  • 筋骸:筋骨。
  • 鵷鸿:指朝官。鵷,凤凰一类的鸟;鸿,大雁。古代官员朝服上绣有鵷鸿,故用以指代朝官。
  • 筠粉:指竹子上的白霜,形容竹子的颜色。
  • 檀烟:檀香燃烧的烟。
  • 冷滴梦魂桐叶雨:形容听到桐叶滴雨的声音,使人感到凄冷,仿佛进入梦境。
  • 香吹篱落菊花风:形容菊花的香气被风吹来,飘散在篱笆周围。
  • 车夫子:指车胤,字武子,晋代人,以囊萤苦读的故事闻名。
  • 东山谒谢公:指像车胤那样,隐居东山,拜谒谢安。谢安,字安石,东晋名士,曾隐居东山。

至启至比婴风热殆过浃旬近方稍康未果上谒辄讲解

这首诗是诗人李至在儿子生病痊愈后所作。诗中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、退出朝廷后的生活状态,以及对自身未能像古代贤士那样有所作为的自责之情。

首联写诗人年老体衰,退出朝廷。诗人用“渐老”、“百事慵”点明自己年事已高,身体状况不佳。“退朝无复接鵷鸿”则表明自己已经辞官归隐,不再参与朝政。

颔联写诗人隐居生活的环境。“数枝筠粉幽窗外,一炷檀烟静室中”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画面:几枝翠竹在窗外摇曳,一炷檀香在室内升腾,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。

颈联通过“冷滴梦魂桐叶雨,香吹篱落菊花风”两句,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清寂。桐叶雨声,更添几分凄凉;菊花香气,则带来一丝慰藉。

尾联诗人以车胤自比,表达了自己未能像古代贤士那样有所作为的自责之情。“自惭不及车夫子,时向东山谒谢公”既是对车胤的仰慕,也是对自己碌碌无为的自谦。

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情感真挚细腻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复杂情感,以及对自身价值的深刻反思。诗中既有对年老体衰的无奈,也有对隐居生活的享受,更有对未能建功立业的遗憾。这种复杂的情感,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。

李至[宋代]

(947—1001)宋真定人,字言几。七岁而孤,为内臣李知审养子。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。历通判鄂州,擢著作郎、直史馆,累迁右补阙、知制诰。八年,拜参知政事。雍熙初,谏太宗亲征范阳,以目疾求解机政。命兼秘书监,总秘阁藏书。淳化五年,兼判国子监,总领校雠、刊刻七经疏。真宗即位,拜工部尚书、参知政事,主张弃灵州,安抚西夏。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,徙知河南府。与李昉以诗相酬,有《二李唱和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719b969e11f65385a2d2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