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罗隐的诗>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>

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,罗隐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全诗,罗隐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古诗,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翻译,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罗隐

雪天萤席几辛勤,同志当时四五人。
兰版地寒俱受露,桂堂风恶独伤春。
音书久绝应埋玉,编简难言竟委尘。
唯有广都庞令在,白头樽酒忆交亲。

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译文

雪天之下,为了生计像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亮也要拿来照明苦读,回想当年一起苦读的同道有四五人。

刻写着文字的木板在寒冷的天气里都饱受露水侵蚀,华丽的桂堂也因为风的肆虐而独自感伤春天的逝去。

与他们的音讯断绝已久,想必都已去世了吧,曾经编撰的书简也难以诉说,最终都落满了灰尘。

只有那还在广都的庞令公还健在,白发苍苍的他举杯饮酒,回忆着当年的友谊和亲情。

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注释

  • 岁暮:一年将尽的时候。
  • 感怀:有所感触,抒发情怀。
  • 萤席:用萤火虫照明读书。形容勤学苦读。晋代车胤家贫,无油点灯,用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。
  • 辛勤:辛苦勤劳。
  • 同志:志同道合的人。
  • 兰版:刻写文字的木板。因木质坚硬而有香味,故称“兰”。
  • 地寒:指天气寒冷。
  • 桂堂:用桂木建造的华丽的厅堂。
  • 风恶:风势猛烈,气候恶劣。
  • 应埋玉:大概已经去世了。玉,比喻人的美好品格,埋玉,即埋葬玉,比喻死亡。
  • 编简:用绳子编连起来的竹简,指书籍。
  • 委尘:堆积灰尘。指书籍被遗弃。
  • 广都:地名,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。
  • 庞令:指庞德公,东汉襄阳人,隐居鹿门山。
  • 樽酒:杯中的酒。
  • 交亲:友谊和亲情。

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讲解

这首诗是罗隐在年老时所作,表达了对昔日同窗友人的怀念之情,以及对世事变迁、人生无常的感叹。

首联点明时间、事件,交代了诗人回首往事,想起当年与友人一起在艰苦的环境中勤奋读书的情景。“雪天萤席几辛勤”一句,既写出了环境的恶劣,也突出了他们学习的刻苦。

颔联具体描写了当年读书的艰苦环境。“兰版地寒俱受露”,说明读书的条件很差,连刻写文字的木板都饱受风霜。“桂堂风恶独伤春”,则是以景衬情,华丽的桂堂也因恶劣的风而感伤春天的逝去,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伤感。

颈联表达了对昔日友人的悼念之情。“音书久绝应埋玉”,诗人推测昔日的朋友可能已经去世,久无音讯。“编简难言竟委尘”,曾经一起编撰的书籍也无人问津,落满了灰尘,更加深了诗人的伤感之情。

尾联笔锋一转,诗人想到还有一位老朋友庞令公健在,不禁感到一丝安慰。“唯有广都庞令在,白头樽酒忆交亲”,诗人想象着与庞令公相聚,举杯共饮,回忆当年的友谊和亲情。这句既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,也寄托了诗人对人世间真挚情感的珍视。

全诗语言质朴,感情真挚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人事变迁的无奈和感伤,以及对昔日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。同时,也展现了诗人重情重义、珍惜友谊的高尚品格。

罗隐[唐代]
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70a2827b20bf08fe8ac0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