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平水竭蒹葭死,里社萧条旅馆秋。
尝叹晋郊无乞籴,岂忘吴俗共分忧。
野悲扬目称嗟食,林极翳桑顾所求。
苛政尚存犹惕息,老人偷拜拥前舟。
大家都搜:
却到浙西译文
临平湖水干涸,芦苇枯死,一片萧条景象,村落荒凉,旅馆也笼罩着秋天的肃杀之气。我曾经感叹西晋时期百姓在郊外无处乞讨,难道忘记了吴地百姓有共同分担忧患的习俗?乡野百姓饥饿悲号,抬眼看着我,希望我能给他们吃的;树林深处,那些以养蚕为业的百姓,遮掩着桑树,小心翼翼地表达他们的诉求。即使苛捐杂税依然存在,我仍然感到忧虑不安,老人们偷偷地跪拜,拥挤在我船前,诉说苦情。
却到浙西注释
却到浙西讲解
这首诗是李绅再次来到浙西时所作,描绘了浙西地区遭受灾荒后的萧条景象以及百姓的困苦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苛政的担忧。
首联写景,描绘了临平湖干涸、芦苇枯死、村落荒凉、旅馆冷清的景象,渲染了一种萧条凄凉的氛围,为下文描写百姓的苦难奠定了基调。
颔联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灾荒进行对比,诗人想起西晋时期的饥荒,感叹百姓无处乞讨,同时也想到吴地百姓有共同分担忧患的习俗,暗示自己应该为百姓排忧解难。
颈联描写了百姓的困苦状况,他们饥饿悲号,抬头看着诗人,希望能得到食物;那些以养蚕为业的百姓,也小心翼翼地表达他们的诉求。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百姓的困境和对诗人的期盼。
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苛政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同情。即使苛捐杂税依然存在,诗人仍然感到忧虑不安,老人们偷偷地跪拜,拥挤在船前,诉说苦情,更让诗人感到责任重大。
全诗语言朴实,感情真挚,反映了当时浙西地区的社会现实,表达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。诗中运用了对比、细节描写等手法,使诗歌更具感染力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e0134b7857159ea9d2f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