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过的诗>南康邂逅江西吴运判>

南康邂逅江西吴运判,刘过南康邂逅江西吴运判全诗,刘过南康邂逅江西吴运判古诗,南康邂逅江西吴运判翻译,南康邂逅江西吴运判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刘过

一节西来已骇传,不堪归去便湘川。
舟行彭蠡轻文种,酒到当阳醉乐天。
台谏久无公议论,朝廷新有骤除迁。
臣心毕竟终忧国,不敢瞻乌涕泫然。

南康邂逅江西吴运判译文

自从朝廷一连串的举措传来,已经让人震惊不已,真不忍心就这样回到湘江。乘船行驶在彭蠡湖上,感觉像文种那样轻松;在当阳饮酒,希望能像乐天那样沉醉。朝廷的谏官已经很久没有公正的议论了,朝廷却新出现骤然升迁的现象。我作为臣子的心终究还是忧虑国家,不敢像看见乌鸦那样哭泣,泪流满面。

南康邂逅江西吴运判注释

  • 南康:今江西省赣州市。
  • 江西吴运判:指吴某,担任江西的转运判官。转运判官是宋代地方财政官员。
  • 一节西来已骇传:指朝廷一连串的诏令传来,已经让人震惊。一节,指一连串。西来,指来自朝廷。
  • 不堪归去便湘川:不忍心就这样回到湘江。湘川,指作者的家乡。
  • 彭蠡:即鄱阳湖,在江西省北部。
  • 文种:春秋末期越国大臣,辅佐勾践灭吴后,被勾践赐死。这里指作者希望像文种一样功成身退,但又难以割舍对国家的忧虑。
  • 当阳:古地名,在今湖北省当阳市。
  • 乐天:即白居易,曾任当阳县令。这里指作者希望像白居易一样在地方上享受生活,排遣忧愁。
  • 台谏:指御史台和谏院,是朝廷的谏诤机构。
  • 公议论:公正的议论。
  • 骤除迁:指突然被提拔升迁。除,授官。迁,升迁。
  • 瞻乌:语出《诗经·鸶鸠》:“鸶鸠在桑,其子在梅。淑人君子,其仪一兮。鸶鸠在桑,其子在棘。淑人君子,其仪也则。鸶鸠在桑,其子在榛。淑人君子,其仪也忍。”后以“瞻乌”比喻见人有难而不相助。涕泫然:流泪的样子。作者反用其意,表示自己虽然忧国,但要克制,不能轻易流泪。

南康邂逅江西吴运判讲解

这首诗是刘过在南康(今江西赣州)与江西转运判官吴某相遇时所作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。

首联点明事件和地点,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局的震惊和对归乡的无奈。颔联用典,借文种和白居易的典故,表达了作者既想功成身退,又想排遣忧愁的复杂心情。颈联揭露了朝廷的弊病,指出谏官失职和官员升迁不公。尾联点明主旨,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感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要克制情感,不轻易流泪的决心。

全诗语言沉郁顿挫,用典精妙,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自身处境的复杂情感,也反映了南宋末年政治的黑暗和士人的无奈。

刘过[宋代]

刘过(1154~1206)南宋文学家,字改之,号龙洲道人。吉州太和(今江西泰和县)人,长于庐陵(今江西吉安),去世于江苏昆山,今其墓尚在。四次应举不中,流落江湖间,布衣终身。曾为陆游、辛弃疾所赏,亦与陈亮、岳珂友善。词风与辛弃疾相近,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,与刘克庄、刘辰翁享有“辛派三刘”之誉,又与刘仙伦合称为“庐陵二布衣”。有《龙洲集》、《龙洲词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d6871ad21ec2690efc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