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柳宗元的诗>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…依本诗韵次用>

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…依本诗韵次用,柳宗元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…依本诗韵次用全诗,柳宗元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…依本诗韵次用古诗,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…依本诗韵次用翻译,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…依本诗韵次用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柳宗元

郡楼有遗唱,新和敌南金。
境以道情得,人期幽梦寻。
层轩隔炎暑,迥野恣窥临。
凤去徽音续,芝焚芳意深。
游鳞出陷浦,唳鹤绕仙岑。
风起三湘浪,云生万里阴。
宏规齐德宇,丽藻竞词林。
静契分忧术,闲同迟客心。
骅骝当远步,鶗鴂莫相侵。
今日登高处,还闻梁父吟。

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…依本诗韵次用译文

郡楼上还流传着前人的歌唱,新和的诗篇可与南金媲美。 因为心怀道义,这处境才显得高雅,人们期望在幽静的梦中寻觅真谛。 高楼层叠,隔绝了夏日的炎热,辽阔的原野,可以尽情地远眺。 凤凰离去,美好的声誉得以延续,芝草焚毁,高洁的意趣更加深刻。 游动的鱼儿出现在低洼的水坑,鸣叫的鹤鸟围绕着神仙居住的山峰。 风吹起湘江的波浪,云朵在万里之外汇聚成阴影。 宏伟的规划与高尚的道德相称,华丽的文采与众多的文人相互辉映。 静默地领悟着分担忧愁的策略,闲暇时一同体会款待宾客的心情。 骏马应当迈开大步奔向远方,希望杜鹃鸟不要来打扰这片清净。 今日我登上这高处,仿佛还能听到当年梁父吟唱的声音。

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…依本诗韵次用注释

  • 奉和:用原诗的韵脚和内容来酬答。
  • 杨尚书:指杨凭。
  • 郴州:今湖南省郴州市。
  • 李中书:指李夷简。
  • 郡楼:郴州的楼阁。
  • 遗唱:前人留下的歌唱。
  • 南金:指美好的诗篇,比喻其价值如南方的金子。
  • 道情:合乎道义的情怀。
  • 幽梦:幽静的梦境。
  • 层轩:高楼重叠的屋檐。
  • 炎暑:炎热的夏天。
  • 迥野:辽阔的原野。
  • 恣窥临:尽情地远眺。
  • 徽音:美好的声誉。
  • 芝焚:比喻高洁之士遭受迫害。
  • 陷浦:低洼的水坑。
  • 仙岑:神仙居住的山峰。
  • 三湘:湘江的三个支流,泛指湘江流域。
  • 宏规:宏伟的规划。
  • 德宇:高尚的道德境界。
  • 丽藻:华丽的文采。
  • 词林:文人聚集之地。
  • 静契:静默地领悟。
  • 分忧术:分担忧愁的策略。
  • 迟客心:款待宾客的心情。
  • 骅骝:骏马。
  • 鶗鴂:杜鹃鸟,又名子规,其鸣声凄厉。
  • 梁父吟:古代乐府歌曲名,相传为春秋时齐国人晏婴所作。

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…依本诗韵次用讲解

这首诗是柳宗元奉和杨凭追和李夷简夏日登北楼之作。诗歌通过描写郴州北楼的景色和登楼的感受,表达了作者对前贤的追思,以及自己高洁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。

  • 诗的前四句,赞美了前人的诗歌和登楼的意境,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佩之情。
  • 中间八句,描写了北楼的景色,以及登楼所见所感,展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和高远的志向。
  • 后六句,表达了作者对自身道德文章的自信,以及对未来的期许。其中,“骅骝当远步,鶗鴂莫相侵”一句,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施展才华,有所作为,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不愿与庸人为伍的心情。
  • 结尾两句,以“还闻梁父吟”作结,进一步表达了对前贤的追思,也暗示了自己希望能够像晏婴一样,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愿望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既有对前贤的追思,又有对自身理想的表达,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诗歌。

柳宗元[唐代]

柳宗元(773年-819年),字子厚,唐代河东(今山西运城)人,杰出诗人、哲学家、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著名作品有《永州八记》等六百多篇文章,经后人辑为三十卷,名为《柳河东集》。因为他是河东人,人称柳河东,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,又称柳柳州。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,并称“韩柳”。在中国文化史上,其诗、文成就均极为杰出,可谓一时难分轩轾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744737ce7365c5f26d7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