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用中的诗>自西园登山宿方广寺>

自西园登山宿方广寺,林用中自西园登山宿方广寺全诗,林用中自西园登山宿方广寺古诗,自西园登山宿方广寺翻译,自西园登山宿方广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用中

登山极目望,梵宇自鲜明。
风度闲花落,云低野树清。
夜长人不寐,地僻月初生。
明发又归去,何能已此情。

自西园登山宿方广寺译文

登上高山,放眼远望,只见寺庙格外醒目。清风吹拂,飘落几许闲散的花瓣,云朵低垂,衬托出原野树木的清新。漫漫长夜,令人难以入眠,偏僻之地,一弯新月缓缓升起。天亮之后又要离去,怎能停止对这里的眷恋之情呢?

自西园登山宿方广寺注释

  • 西园:地名,具体地点待考。
  • 方广寺:寺庙名。
  • 梵宇:指寺庙。
  • 风度:风的姿态。
  • 明发:天亮出发。
  • 已:停止。

自西园登山宿方广寺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游览方广寺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对山寺清幽景色的喜爱以及流连忘返的心情。

首联“登山极目望,梵宇自鲜明”点明主题,诗人登上高山,放眼远眺,方广寺在群山之中显得格外醒目,奠定了诗歌的基调。一个“极”字,突出了诗人登山之高;一个“鲜”字,突出了寺庙的醒目,也暗示了寺庙环境的清幽。

颔联“风度闲花落,云低野树清”描绘了山寺周围的景色。微风吹拂,花瓣飘落,显得十分闲适;云朵低垂,衬托着野树的清新。诗人用“闲”和“清”两个字,概括了山寺环境的特点,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。

颈联“夜长人不寐,地僻月初生”描写了夜晚的景象。长夜漫漫,诗人难以入眠,偏僻的山寺,一轮新月缓缓升起。诗人用“不寐”和“初生”两个细节,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一方面,诗人被山寺的清幽景色所吸引,另一方面,诗人又感到孤独寂寞。

尾联“明发又归去,何能已此情”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。天亮之后,诗人又要离去,但是对这里的眷恋之情却难以停止。诗人用反问的语气,表达了自己对山寺的喜爱之情,也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升华。

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山寺清幽景色的喜爱之情,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宁静淡泊的心境。诗中运用了白描的手法,将山寺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,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同时,诗中也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情感,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。

林用中[宋代]

福州古田人,字择之,号东屏,一号草堂。始学于林光朝,后赴建安从朱熹学。熹尝称其通悟修谨,嗜学不倦,谓为畏友。终身不求仕进。有《草堂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5e701c8041d409c44d4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