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辰翁的诗>踏莎行(上元月明>

踏莎行(上元月明,刘辰翁踏莎行(上元月明全诗,刘辰翁踏莎行(上元月明古诗,踏莎行(上元月明翻译,踏莎行(上元月明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刘辰翁

璧彩笼尘,金吾掠路。
海风吹断楼台雾。
无人知是上元时,一夜月明无著处。
早是禁烟,朝来冻雨。
东风自放银花树。
雪晴须有踏青时,不成也待明年去。

踏莎行(上元月明译文

宝玉般的光彩被尘埃笼罩,手执金吾卫队飞驰而过。海风吹散了楼台间的雾气。没有人知道这是上元佳节,一夜的月光空明却无处依傍。

早已过了禁烟时节,早晨又下起了寒冷的冻雨。东风自顾自地吹开了银花般的树木。雪后天晴应该有踏青的时候,若不成行也只能等到明年了。

踏莎行(上元月明注释

  • 踏莎行:词牌名。
  • 璧彩:指月亮的光彩,形容月光如美玉般。
  • 金吾:指执金吾卫队,古代京城巡逻的禁卫军。
  • 掠路:快速地经过道路。
  • 上元:指上元节,即元宵节,正月十五。
  • 无著处:没有归宿,没有着落。形容月光空明却无人欣赏。
  • 禁烟:指寒食节禁烟的习俗。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,有禁火的习俗。
  • 银花树:形容雪后树上挂满冰凌或雪花的景象。
  • 踏青:指春天郊游。

踏莎行(上元月明讲解

这首《踏莎行》是刘辰翁在上元节所作。词的上片描写了上元节的景象,但笼罩着一种冷清和失落的情绪。月光如美玉般皎洁,却被尘埃笼罩,也无人欣赏,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。下片描写了节令变化,从禁烟时节到冻雨初歇,东风吹开银花,预示着春天的到来。词人渴望踏青游春,但又担心无法成行,只能期待明年。全词以景抒情,表达了词人对时事变迁的感叹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,以及一种淡淡的伤感之情。

  • 艺术特色
    • 意象的运用:词中运用了“璧彩”、“尘”、“海风”、“月明”、“银花树”等意象,营造了一种朦胧、清冷、又充满生机的意境。
    • 情景交融:词人将个人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,通过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,使得情感更加含蓄而深刻。
    • 语言精炼:词的语言简洁明快,富有表现力,例如“一夜月明无著处”一句,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,又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失落。
  • 主题思想:词作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,对个人境遇的感慨,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。
刘辰翁[宋代]

刘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会孟,别号须溪。庐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。 景定三年(1262)登进士第。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,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,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《须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百卷,已佚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3223900e55c83bb515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