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长卿的诗>初闻贬谪,续喜量移,登干越亭赠郑校书>

初闻贬谪,续喜量移,登干越亭赠郑校书,刘长卿初闻贬谪,续喜量移,登干越亭赠郑校书全诗,刘长卿初闻贬谪,续喜量移,登干越亭赠郑校书古诗,初闻贬谪,续喜量移,登干越亭赠郑校书翻译,初闻贬谪,续喜量移,登干越亭赠郑校书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长卿

青青草色满江洲,万里伤心水自流。
越鸟岂知南国远,江花独向北人愁。
生涯已逐沧浪去,冤气初逢涣汗收。
何事还邀迁客醉,春风日夜待归舟。

初闻贬谪,续喜量移,登干越亭赠郑校书译文

青翠的草色铺满了江边的沙洲,令人伤心的是,即使远隔万里,江水也依旧奔流不息。南方的鸟儿哪里知道南国路途遥远呢?只有江边的花独自为我这个北来的贬谪之人而忧愁。我的生计早已如同随波逐流般无所依傍,冤屈之气也开始得到消解,就像蒙受皇恩一样。是什么缘故还要邀请我这个被贬谪的人来此共醉呢?这春风日夜不停地吹拂,似乎都在等待着我归乡的船只。

初闻贬谪,续喜量移,登干越亭赠郑校书注释

  • 贬谪:指官吏被降职并调往边远地区。
  • 量移:指贬谪的官员被改调到稍微好一些的地方。
  • 干越亭:在今浙江绍兴。
  • 郑校书:郑姓的校书郎,即在中央机构中负责校勘书籍的官员。
  • 江洲:江中的沙洲。
  • 越鸟:指生活在南方地区的鸟。越,古指南方地区。
  • 北人:指北方人。作者刘长卿是河间(今河北河间)人。
  • 沧浪:指水,也代指隐居生活。屈原《渔父》: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。”
  • 涣汗:比喻皇恩。涣,离散,解散;汗,指汗液。语出《易·涣》:“涣汗其大号。”意为解除忧患,如出汗般舒畅。
  • 迁客:指被贬谪的官员。

初闻贬谪,续喜量移,登干越亭赠郑校书讲解

这首诗是刘长卿在被贬谪之后,又被改调到稍微好一些的地方,在干越亭宴请郑校书时所作。诗中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悲伤,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能够重返朝廷的期盼。

  • “青青草色满江洲,万里伤心水自流”:起笔便展现出一幅开阔而又充满感伤的画面。青翠的草色铺满江边的沙洲,象征着生命的活力,但作者却感到伤心,因为江水不管距离多远,都一直流淌,似乎也在为作者的遭遇而叹息。

  • “越鸟岂知南国远,江花独向北人愁”:这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,将作者的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中。南方的鸟儿哪里知道南国路途遥远呢?只有江边的花独自为我这个北来的贬谪之人而忧愁。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思念。

  • “生涯已逐沧浪去,冤气初逢涣汗收”: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处境和心情。我的生计早已如同随波逐流般无所依傍,冤屈之气也开始得到消解,就像蒙受皇恩一样。作者感到自己的人生飘零不定,但同时也看到了希望,因为他的冤屈开始得到缓解。

  • “何事还邀迁客醉,春风日夜待归舟”: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盼。是什么缘故还要邀请我这个被贬谪的人来此共醉呢?这春风日夜不停地吹拂,似乎都在等待着我归乡的船只。作者一方面对自己的遭遇感到无奈,另一方面也期待着能够早日回到朝廷,为国家效力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,感情真挚深沉,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自身处境的抒发,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悲伤,以及对未来能够重返朝廷的期盼。全诗意境开阔,格调清新,是刘长卿的代表作之一。

刘长卿[唐代]

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24d8b4b83e1755fbcb5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