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景熙的诗>访朱月峰不值>

访朱月峰不值,林景熙访朱月峰不值全诗,林景熙访朱月峰不值古诗,访朱月峰不值翻译,访朱月峰不值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景熙

见说携琴去,西风半日程。
云留秋渡冷,月过别峰明。
落叶惊疏鬓,黄花照澹情。
思君不能寐,一雁叫深更。

访朱月峰不值译文

听说你带着琴离开了,在西风中走了半天的路程。 白云停留在渡口,秋天的江水显得寒冷, 月亮已经越过别的山峰,那边一片明亮。 落叶飘下,惊动了稀疏的鬓发, 黄花开放,照亮了我萧瑟的心情。 思念你无法入睡, 深夜里传来孤雁的鸣叫声。

访朱月峰不值注释

  • 朱月峰:作者的朋友,隐士。
  • 见说:听说。
  • 携琴:带着琴,表明朱月峰的雅兴。
  • 西风:秋风,暗示时节。
  • 日程:一天的路程。
  • 云留:白云停留在某处,这里指渡口。
  • 秋渡冷:秋天的渡口显得寒冷。
  • 别峰:别的山峰。
  • 澹情:恬淡的心情,指作者清寂的心境。
  • 疏鬓:稀疏的鬓发。
  • 黄花:菊花。
  • 深更:深夜。
  • 一雁:孤雁。

访朱月峰不值讲解

这是一首访友不遇的诗。诗人寻访隐居的朋友朱月峰,却未能见到,描写了寻访途中的所见所感,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。

首联点明寻访对象和行程。“见说携琴去,西风半日程。” 诗人听说朱月峰带着琴离开了,在西风中走了一天的路程。一个“携琴”,写出朱月峰的雅兴,也暗示其隐逸的生活方式。“西风”点明时节,也略带萧瑟之感,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。

颔联描写寻访途中的景色。“云留秋渡冷,月过别峰明。” 白云停留在渡口,秋天的江水寒冷,月亮已经越过别的山峰,那边一片明亮。这两句写景,烘托了诗人孤寂的心情。诗人来到渡口,白云停留,更显空旷冷清;月亮照亮了远处的山峰,而诗人身处的渡口却依旧寒冷,更加强了诗人的失落感。

颈联抒发感怀。“落叶惊疏鬓,黄花照澹情。” 飘落的叶子,惊动了稀疏的鬓发,黄花开放,照亮了自己恬淡的心情。落叶与疏鬓,都暗示了年华老去,流露出诗人淡淡的伤感。而黄花的开放,则象征着诗人淡泊名利,清静自守的情怀。

尾联表达思念。“思君不能寐,一雁叫深更。” 思念朋友,无法入睡,深夜里传来孤雁的鸣叫声。这两句直抒胸臆,表达了诗人对朱月峰的深切思念。孤雁的鸣叫,更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,也使全诗笼罩在一片凄清的气氛之中。

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意境清幽淡远,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,也寄托了诗人淡泊名利、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。诗中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融合,情景交融,耐人寻味。

林景熙[宋代]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f016d545f00d7a6890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