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长卿的诗>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>

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,刘长卿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全诗,刘长卿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古诗,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翻译,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长卿

送君卮酒不成欢,幼女辞家事伯鸾。
桃叶宜人诚可咏,柳花如雪若为看。
心怜稚齿鸣环去,身愧衰颜对玉难。
惆怅暮帆何处落,青山无限水漫漫。

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译文

举杯送你远行,却难掩心中的离愁别绪。小女儿告别家园,去侍奉她的夫君。你像当年桃叶渡江般令人称颂,春日柳絮纷飞,我却无心欣赏。怜惜女儿年幼,一路叮当远去,我惭愧自己衰老,难以面对这离别。惆怅啊,傍晚时分你的船帆将停靠在何处?只见青山连绵不绝,江水浩渺无边。

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注释

  • 子婿:女婿。
  • 崔真父:诗人女婿的名字。
  • 长城:指崔真父将要赴任的地方,具体地点不详。
  • 卮(zhī)酒: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,也指一杯酒。
  • 伯鸾:东汉隐士梁鸿的字。他的妻子孟光对他非常敬重,举案齐眉的故事就出自他们。这里用“事伯鸾”指女儿侍奉丈夫。
  • 桃叶:晋代王献之的爱妾名。王献之曾作《桃叶歌》送她渡江,后人常用“桃叶渡”来形容送别。
  • 宜人:美好,令人愉快。
  • 诚可咏:确实值得歌颂。
  • 若为看:怎么能看得下去。反问,表示无心观赏。
  • 稚齿:指女儿年幼。
  • 鸣环:指女子佩戴的玉环发出的声音。古时女子常佩戴玉环,行走时发出清脆的声音。
  • 玉难:难以面对。
  • 暮帆:傍晚时分的船帆。
  • 漫漫:水势浩大的样子,形容水面广阔。

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讲解

这首诗是刘长卿送别女婿崔真父赴任长城之作,表达了诗人对女婿的惜别之情,以及对女儿远嫁的怜惜和不舍。

首联点明送别的主题和地点。“送君卮酒不成欢”直接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惆怅心情,即使举杯饯行,也难以排遣心中的离愁。“幼女辞家事伯鸾”交代了送别的原因,女儿要离开家去侍奉丈夫,诗人既为女儿找到好归宿感到欣慰,又为女儿的离别感到不舍。

颔联以典故寄托惜别之情。“桃叶宜人诚可咏”运用王献之送别桃叶的典故,赞扬女婿像王献之一样才情出众,值得歌颂。“柳花如雪若为看”则以景衬情,春日柳絮纷飞的美景,诗人却无心欣赏,更反衬出其内心的惆怅。

颈联直接抒发对女儿的怜惜之情。“心怜稚齿鸣环去”直接表达了对女儿年幼就要远嫁的怜惜之情,女儿的玉环声渐行渐远,也暗示着离别越来越近。“身愧衰颜对玉难”则表达了诗人自愧年老体衰,难以面对女儿的离别,也暗示了对女儿未来生活的担忧。

尾联以景结情,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。“惆怅暮帆何处落,青山无限水漫漫”诗人遥望远去的船帆,不知道它将在何处停靠,只见青山连绵不绝,江水浩渺无边,更增添了离别的惆怅之情。诗人将惜别之情融入到广阔的自然景色中,使情感更加深沉悠长。

全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既表达了对女婿的惜别之情,也表达了对女儿的怜惜和不舍,体现了诗人细腻丰富的情感。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,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,也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蕴藉。诗人善于以景衬情,将惜别之情融入到自然景色中,使情感更加深沉悠长,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
刘长卿[唐代]

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cd11f7eb546eb29065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