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处权的诗>游岘山观颜鲁公窪樽呈谹父>

游岘山观颜鲁公窪樽呈谹父,李处权游岘山观颜鲁公窪樽呈谹父全诗,李处权游岘山观颜鲁公窪樽呈谹父古诗,游岘山观颜鲁公窪樽呈谹父翻译,游岘山观颜鲁公窪樽呈谹父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处权

人物如公亦伟哉,窪樽寂寞岘山隈。
似闻著履凌风出,不见拿舟弄月回。
往事只应君可记,幽期孰谓我能开。
留诗更约荷花语,莫惜障泥走马来。

游岘山观颜鲁公窪樽呈谹父译文

像颜鲁公您这样的人物真是伟大啊,废弃的酒樽寂寞地留在岘山山脚。仿佛还能听到您穿着鞋子迎着风走出去的声音,却再也看不到您撑着船在月光下返回的身影。往事大概只有您才能够记得吧,谁说我能够开启这隐秘的约会呢?留下诗篇,更约定与荷花诉说心语,不要吝惜马匹,快快骑马来相会吧。

游岘山观颜鲁公窪樽呈谹父注释

  • 岘山:在湖北襄阳。颜鲁公:即颜真卿,曾任襄州刺史。
  • 窪樽:凹陷的酒樽,指废弃的酒器。
  • 隈(wēi):山脚,水边。
  • 著履:穿着鞋子。
  • 凌风:迎着风。
  • 拿舟:撑船。
  • 幽期:秘密的约会。
  • 孰谓:谁说。
  • 障泥:古代骑马时垫在马鞍下的东西,这里代指马。

游岘山观颜鲁公窪樽呈谹父讲解

这首诗是李处权游览岘山,凭吊颜真卿的遗迹时所作,并赠与友人谹父。

首联“人物如公亦伟哉,窪樽寂寞岘山隈”开篇即对颜真卿表达了仰慕之情。诗人赞叹颜真卿的伟大,并点明了地点:岘山。一个“寂寞”写出了酒樽被遗弃的荒凉,也暗示了诗人凭吊古人的孤寂之情。

颔联“似闻著履凌风出,不见拿舟弄月回”运用想象,一“闻”一“见”,描绘了颜真卿生前的活动,似乎还能听到他迎风而出的声音,却再也见不到他月下泛舟的景象,表达了对颜真卿的追思和缅怀。

颈联“往事只应君可记,幽期孰谓我能开”笔锋一转,写与友人的情谊。诗人感叹往事如烟,只有友人谹父才能够记得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与友人一同追忆往昔的心情。

尾联“留诗更约荷花语,莫惜障泥走马来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再会的愿望,并约定以诗歌交流,与荷花倾诉心声。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吝惜马匹,尽快前来相会,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之情。

总而言之,这首诗通过对颜真卿的追忆和与友人的约定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,也抒发了游览岘山时的感慨之情。语言流畅自然,情真意切,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。

李处权[宋代]

(?—1155)宋徐州丰县人,徙江宁溧阳,字巽伯。李淑曾孙。徽宗宣和间,与陈恬、朱敦儒并以诗名。南渡后曾领三衢。卒年七十余。有《崧庵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aca86d68c89e9db71e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