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罗隐的诗>寄乔逸人>

寄乔逸人,罗隐寄乔逸人全诗,罗隐寄乔逸人古诗,寄乔逸人翻译,寄乔逸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罗隐

南经湘浦北扬州,别后风帆几度游。
春酒谁家禁烂漫,野花何处最淹留。
欲凭尺素边鸿懒,未定雕梁海燕愁。
长短此行须入手,更饶君占一年秋。

寄乔逸人译文

你南至湘浦,北到扬州,分别之后,乘风的船帆经历了多少次漂游? 哪家的春酒被禁止,不能痛快畅饮?何处的野花最值得人流连忘返? 想凭借书信传递我的思念,可是边地的鸿雁太懒散。还没有确定居所,又为屋梁上的海燕感到担忧。 这次远行,无论如何都要有所收获,更何况你还能多占有一年的秋色。

寄乔逸人注释

  • 乔逸人:罗隐的朋友,生平不详,以“逸人”称之,可见其隐逸之风。
  • 湘浦:指湘江一带。相传舜帝南巡崩于苍梧,葬于湘江之上,故湘江一带常与怀古、思念相关联。
  • 扬州:古城名,地处江南,风景秀丽,经济繁荣。
  • 风帆几度游:形容乔逸人四处漂泊,游历不定。
  • 春酒:指春天酿造的美酒。
  • 烂漫:形容花开灿烂,也形容人无拘无束、放荡不羁。此处指痛快畅饮。
  • 淹留:久留,滞留。
  • 尺素:古代用绢帛书写,故称书信为尺素。
  • 边鸿:边地的鸿雁。古人常以鸿雁传书,但边地的鸿雁难以寄托思念。
  • 雕梁:雕花的屋梁。
  • 海燕:一种候鸟,常在海边或房屋的屋梁上筑巢。
  • 长短:指事情的成败、得失。
  • 入手:获得,取得。
  • 饶:增添。
  • 占:拥有。
  • 一年秋:指一年的时光,也指秋天的收获。

寄乔逸人讲解

这首诗是罗隐写给友人乔逸人的,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关切,以及对友人漂泊生涯的担忧,同时也寄予了希望和祝福。

首联概括了乔逸人的行踪,说明他四处漂泊,游历不定。“南经湘浦北扬州,别后风帆几度游”,寥寥数语,便勾勒出友人漂泊天涯的形象。

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担忧。“春酒谁家禁烂漫,野花何处最淹留”,诗人设问,一方面是表达对友人不能自由自在生活的惋惜,另一方面也是暗示友人漂泊在外,生活不易。

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担忧。“欲凭尺素边鸿懒,未定雕梁海燕愁”,诗人想写信给友人,但又担心边地的鸿雁太懒散,不能传递自己的心意。同时,诗人也为友人还没有确定居所,像海燕一样四处漂泊而感到担忧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。“长短此行须入手,更饶君占一年秋”,诗人希望友人这次远行能够有所收获,同时也祝愿友人能够拥有更多的时光,取得更大的成就。

全诗语言流畅,情感真挚,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,又有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,充分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。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如设问、反问、比喻等,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,富有感染力。同时,诗中也融入了诗人对人生、对命运的思考,使得诗歌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。

罗隐[唐代]
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60176bf4f872e85150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