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端的诗>赋得山泉送房造>

赋得山泉送房造,李端赋得山泉送房造全诗,李端赋得山泉送房造古诗,赋得山泉送房造翻译,赋得山泉送房造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端

泉水山边去,高人月下看。
润松秋色净,落涧夜声寒。
委曲穿深竹,潺湲过远滩。
圣朝无隐者,早晚罢渔竿。

赋得山泉送房造译文

山泉从山边流淌而去,隐居的高士在月光下观赏它。泉水滋润着松树,秋天的景色显得格外清净;泉水跌落山涧,在夜里发出清冷的声音。泉水蜿蜒曲折地穿过茂密的竹林,又缓缓地流过遥远的沙滩。当今圣明的朝代不会埋没贤才,隐士早晚会停止垂钓,出来为国家效力。

赋得山泉送房造注释

  • 赋得: 按照诗题规定的内容和形式作诗。科举考试中常有此题,类似于现在的命题作文。
  • 山泉: 山中的泉水。
  • 房造: 诗人朋友的名字,具体生平不详。
  • 高人: 指隐居的高士。
  • 润松秋色净: 泉水滋润松树,使秋天的景色更加清净。净,清净,洁净。
  • 落涧夜声寒: 泉水从山涧跌落,夜里听起来声音清冷。
  • 委曲: 弯曲,曲折。
  • 潺湲(chán yuán): 形容水流缓缓流动的声音。
  • 远滩: 遥远的沙滩。
  • 圣朝: 指英明的朝代。
  • 隐者: 隐居的人,指不愿做官的贤人。
  • 罢渔竿: 停止钓鱼。这里指结束隐居生活,出来做官。

赋得山泉送房造讲解

这首诗是李端应试之作,描写了山泉的清幽景色,并表达了希望隐士出仕为国效力的愿望。

首联点明题旨,写山泉的流向和观赏者。“泉水山边去,高人月下看”,泉水从山边流淌,高士在月下观赏,一动一静,相映成趣,也暗示了山泉的清幽和高士的闲适。

颔联描写山泉的特点。“润松秋色净,落涧夜声寒”,泉水滋润着松树,使秋天的景色更加清净;泉水从山涧跌落,在夜里发出清冷的声音。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山泉的特点,突出了山泉的清幽和寒冷。

颈联描写山泉的流淌。“委曲穿深竹,潺湲过远滩”,泉水蜿蜒曲折地穿过茂密的竹林,又缓缓地流过遥远的沙滩。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山泉的流淌,表现了山泉的自由和灵动。

尾联表达了希望隐士出仕的愿望。“圣朝无隐者,早晚罢渔竿”,当今圣明的朝代不会埋没贤才,隐士早晚会停止垂钓,出来为国家效力。这两句点明了诗的主旨,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士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愿望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写了山泉的清幽景色,并表达了希望隐士出仕为国效力的愿望。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清幽,表达了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。

李端[唐代]

李端(约737年—约784年),字正已,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,唐代诗人。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。少居庐山,师事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子李虞仲,官至兵部侍郎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4d29e9835ee3e1e08e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