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白的诗>春感诗>

春感诗,李白春感诗全诗,李白春感诗古诗,春感诗翻译,春感诗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白

茫茫南与北,道直事难谐。
榆荚钱生树,杨花玉糁街。
尘萦游子面,蝶弄美人钗。
却忆青山上,云门掩竹斋。

春感诗译文

广阔无垠的南方和北方,世事道理正直却难以和谐。榆树的果实像铜钱一样挂满枝头,杨花飘落如同白玉洒落街面。灰尘沾染了游子的脸庞,蝴蝶戏弄着美人头上的发钗。我却回忆起青山上,云门紧掩的竹林书斋。

春感诗注释

  • 茫茫:广阔无垠的样子。
  • 南与北:泛指广阔的地域。
  • 道直事难谐:道理正直却难以和谐。谐,和谐,协调。
  • 榆荚:榆树的果实,形状像铜钱。
  • 钱生树:榆树的果实像铜钱一样挂满枝头。
  • 杨花:杨树的花,白色绒毛状。
  • 玉糁(sǎn):白色的米粒。这里形容杨花的洁白。
  • 尘萦:灰尘缠绕。萦,缠绕。
  • 游子:离家在外的人。
  • 蝶弄:蝴蝶戏弄。
  • 美人钗:美人头上的发钗。
  • 却忆:反而回忆起。
  • 青山:指诗人隐居的地方。
  • 云门:指被云雾缭绕的门户,也可能指诗人隐居之处的门。
  • 竹斋:竹林中的书斋,指诗人隐居的住所。

春感诗讲解

这首《春感诗》是李白抒发感伤情怀的作品。诗歌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不和谐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

首联“茫茫南与北,道直事难谐”,概括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受。广阔的地域,正直的道理,却难以调和,暗示了社会的矛盾和人生的无奈。

颔联“榆荚钱生树,杨花玉糁街”,描写了暮春时节特有的景物。榆树的果实像铜钱一样挂满枝头,杨花飘落如同白玉洒落街面,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末的景象,也暗示了时光流逝。

颈联“尘萦游子面,蝶弄美人钗”,描写了游子和美人的形象。灰尘沾染了游子的脸庞,暗示了游子的奔波劳碌;蝴蝶戏弄着美人头上的发钗,暗示了美人的闲适生活。这两句形成了对比,也暗示了诗人对不同人生的思考。

尾联“却忆青山上,云门掩竹斋”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诗人回忆起青山上云雾缭绕的竹林书斋,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,也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。

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诗人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景色,抒发了感伤情怀,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。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,也体现了李白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风格。

李白[唐代]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48e70c0b0e83c5d2485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