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处称循吏,星轺复郡侯。
威名致降虏,恩信感亡牛。
省闼主公议,祠庭寻旧游。
善人天不憗,愁绝岘湖秋。
大家都搜:
王检正挽词译文
无论走到哪里,人们都称赞您是奉公守法的清廉官吏,您曾以御史身份出使地方,又担任郡守。
您的威名远播,使得投降的敌人都敬畏您;您的恩德和信义,甚至能感动丢失的牛自己回来。
您在朝廷枢要部门主持公正的议论,在祠堂里还能寻觅到您过去游览的踪迹。
可惜上天不眷顾好人,我只能在悲秋的岘山湖畔,愁绪满怀地悼念您。
王检正挽词注释
王检正:指王某,曾任检正(官职名,负责纠察官吏),此处是诗人的悼念对象。
挽词:哀悼死者的诗歌。
循吏:奉公守法、为百姓着想的官吏。
星轺(yáo):指御史的使节,因御史奉命巡视各地,如星光运行。轺,轻车。
郡侯:郡守,一郡之长。
降虏:投降的俘虏。
亡牛:丢失的牛。典出《吕氏春秋·察微》:春秋时, Zilu 治理蒲邑,人民安居乐业,有丢失牛的,不用寻找,自己就回来了。
省闼(tà):指朝廷枢要部门,如中书省、门下省等。闼,门。
公议:公正的议论。
祠庭:祠堂的庭院。
旧游:过去游览的地方。
憗(yìn):眷顾,怜惜。
岘(xiàn)湖:在湖北襄阳,因岘山而得名。岘山是西晋羊祜镇守襄阳时常游玩的地方,羊祜死后,百姓在岘山上立碑纪念他,名为堕泪碑。后人常以岘山表达对贤者的追思。
王检正挽词讲解
这首诗是楼钥为王检正所作的挽词,表达了诗人对王检正逝世的哀悼和对其生平功绩的赞扬。
首联概括了王检正一生的主要经历和美名,赞扬他无论在哪里都以循吏著称,曾担任御史和郡守,为地方百姓做出了贡献。
颔联用“威名致降虏,恩信感亡牛”两句,具体展现了王检正的政绩和个人魅力。他不仅以威严震慑敌人,还能以恩德感化百姓,使丢失的牛都能自己回来,可见其治理地方的才能和深受百姓爱戴的程度。
颈联写王检正曾任朝廷要职,主持公议,公正廉明。同时,诗人回忆起王检正过去游览的场景,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。
尾联表达了诗人对王检正早逝的惋惜和哀悼之情。诗人感叹上天不眷顾好人,只能在秋季的岘湖边,满怀愁绪地悼念他。这里运用了岘山的典故,更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。
全诗语言简洁流畅,情感真挚深沉,通过对王检正生平事迹的追忆和赞颂,表达了诗人对其逝世的沉痛哀悼之情,也展现了诗人对贤能之士的敬佩之情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3dd279e02862f0188d5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