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基的诗>鸡鸣一首赠宗文侄>

鸡鸣一首赠宗文侄,刘基鸡鸣一首赠宗文侄全诗,刘基鸡鸣一首赠宗文侄古诗,鸡鸣一首赠宗文侄翻译,鸡鸣一首赠宗文侄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明代] 刘基

鸡鸣朝晖,草露未晞,巢乌于飞。
鸡鸣夕阴,草露淋淫,鸟归于林。
鸡鸣匪司时,鸟举匪有期。
氓之蚩蚩,盖亦何思。
朝露白如玉,我不敢躅,恐湿我足。
夕露光如珠,我不敢逾,恐湿我裾。
谁谓河弗广?可航可荡。
风波无期,不如勿往。
谁谓林弗幽?可邀可游。
豺虎无虞,不如勿由。
中田有禾,园有树麻。
发石有泉,可以为家。
中田有麦,园有树核。
采山有蔬,可以为宅。

鸡鸣一首赠宗文侄译文

鸡鸣时分,朝阳初升,草上的露珠还未干,鸟儿就从巢中飞出。鸡鸣之时,傍晚阴暗,草上的露水湿淋淋的,鸟儿回到林中栖息。鸡鸣并非都在恰当的时候,鸟儿的起飞也不是有约定的时期。那些淳朴的百姓啊,他们又在思虑什么呢?

早晨的露水洁白如玉,我不敢踩上去,害怕打湿我的双脚。傍晚的露水闪耀如珠,我不敢跨过去,害怕打湿我的衣襟。

谁说黄河不宽广?可以行船,可以荡舟。但是风浪没有定期,不如不去冒险。谁说树林不幽深?可以邀友游玩。但是豺狼虎豹没有预料,不如不要前往。

田地里有庄稼,园子里有苎麻。挖开石头有泉水涌出,可以安家。田地里有麦子,园子里有果树。在山中采摘野菜,可以定居。

鸡鸣一首赠宗文侄注释

  • 鸡鸣:指鸡叫的时候。
  • 朝晖(huī):早晨的阳光。
  • 未晞(xī):没有干。晞,干。
  • 巢乌:巢中的鸟。
  • 于飞:鸟儿飞翔。
  • 夕阴:傍晚的阴暗。
  • 淋淫(lín yín):湿润的样子。
  • 匪司时:并非掌管时辰,指鸡鸣有时不准时。
  • 匪有期:没有一定的期限,指鸟飞不是有约定的。
  • 氓(méng):百姓。
  • 蚩蚩(chī chī):淳朴的样子。
  • 盖:大概。
  • 朝露:早晨的露水。
  • 躅(zhú):踩踏。
  • 裾(jū):衣襟。
  • 弗:不。
  • 航:行船。
  • 荡:摇荡。
  • 虞(yú):预料。
  • 由:同“犹”,前往。
  • 中田:田地中央。
  • 禾:庄稼。
  • 麻:指苎麻,可用来纺织。
  • 发石:挖开石头。
  • 核:果树。
  • 蔬:蔬菜。
  • 宅:住所。这里指定居。

鸡鸣一首赠宗文侄讲解

这首诗是明初刘基赠送给侄子刘宗文的。全诗以景起兴,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,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和人生的深刻思考。

诗的前半部分,诗人描写了鸡鸣、草露、鸟飞等自然景象,以及淳朴百姓的生活状态,暗示了世事无常,人事难料。诗人告诫侄子要谨慎处世,不要轻易冒险。

中间部分,诗人以早晚的露水为喻,表达了对世俗的厌恶和洁身自好的愿望。诗人不敢沾染露水,暗示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。

后半部分,诗人以黄河和树林为例,告诫侄子不要被表面的美好所迷惑,要看到潜在的危险。诗人认为,即使环境优美,如果存在风险,也不要去冒险。

最后,诗人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场景,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诗人认为,只要有田地、有泉水、有蔬菜,就可以安居乐业。这表达了诗人希望侄子能够远离尘嚣,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的愿望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朴实,意蕴深刻,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和对人生的思考,以及对侄子的殷切期望。

刘基[明代]

刘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5月16日)字伯温,谥曰文成,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和思想家,明朝开国元勋,汉族,浙江文成南田(原属青田)人,故时人称他刘青田,明洪武三年(1370)封诚意伯,人们又称他刘诚意。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,谥号文成,后人又称他刘文成、文成公。他以神机妙算、运筹帷幄著称于世。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,至今在中国大陆、港澳台乃至东南亚、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dff769f11979f6f119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