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长卿的诗>题王少府尧山隐处 简陆鄱阳>

题王少府尧山隐处 简陆鄱阳,刘长卿题王少府尧山隐处 简陆鄱阳全诗,刘长卿题王少府尧山隐处 简陆鄱阳古诗,题王少府尧山隐处 简陆鄱阳翻译,题王少府尧山隐处 简陆鄱阳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长卿

故人沧洲吏,深与世情薄。
解印二十年,委身在丘壑。
买田楚山下,妻子自耕凿。
群动心有营,孤云本无著。
因收溪上钓,遂接林中酌。
对酒春日长,山村杏花落。
陆生鄱阳令,独步建谿作。
早晚休此官,随君永栖托。

题王少府尧山隐处 简陆鄱阳译文

老朋友你曾是隐居沧洲的官员,深深地厌倦了世俗人情。辞官归隐已经二十年,全身心地寄托在这山林之中。你在楚山脚下买了田地,和妻子儿女一起辛勤耕作。芸芸众生都在为名利奔波,而你像天边孤云一样,原本就没有执念。于是你收起溪边的钓竿,接着在林中饮酒作乐。对着美酒,春日显得格外漫长,山村里杏花纷纷飘落。陆生您是鄱阳县的县令,独自在建溪创作诗歌。希望您早晚有一天也能辞去官职,跟随王少府一同在此长久隐居。

题王少府尧山隐处 简陆鄱阳注释

  • 题:题写,题诗。
  • 王少府:姓王的县尉。少府,县尉的别称。
  • 尧山:山名,王少府隐居的地方。
  • 简:赠送。
  • 陆鄱阳:陆姓的鄱阳县令。
  • 沧洲吏:指王少府曾担任隐居在水边的官职。沧洲,指水边隐居之地。
  • 世情薄:看淡世俗人情。
  • 解印:辞去官职。
  • 委身:寄托身心。
  • 丘壑:指山林。
  • 楚山:指王少府隐居的山。古时楚地多山。
  • 群动:指芸芸众生。
  • 心有营:心中有所追求,指追求名利。
  • 孤云:天边独自飘浮的云。比喻王少府无牵无挂,不慕名利。
  • 无著:没有执念,没有固定的方向。
  • 因:于是。
  • 收:停止,收起。
  • 溪上钓:在溪边垂钓。
  • 遂:就,于是。
  • 接:继续。
  • 酌:饮酒。
  • 建谿(xī):即建溪,又名闽江,在今福建省境内。
  • 栖托:寄托,安身。

题王少府尧山隐处 简陆鄱阳讲解

这首诗是刘长卿赠给王少府和陆鄱阳的。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王少府隐逸生活的赞赏,以及希望陆鄱阳也能像王少府一样归隐田园的愿望。

首联点明王少府的身份和志趣。“故人沧洲吏,深与世情薄”,诗人开门见山,说明王少府曾是隐居沧洲的官员,并且对世俗人情非常淡薄。这为全诗奠定了隐逸的基调。

颔联和颈联描写王少府的隐居生活。“解印二十年,委身在丘壑。买田楚山下,妻子自耕凿。群动心有营,孤云本无著。因收溪上钓,遂接林中酌。对酒春日长,山村杏花落”,诗人用简洁的语言,描绘了一幅恬淡自然的田园生活图景。王少府辞官归隐,在山林中安身立命,与妻子儿女一起辛勤耕作。他看淡名利,像天边的孤云一样自由自在。他时而垂钓溪边,时而饮酒林中,享受着悠闲自在的生活。春日漫长,杏花飘落,更增添了山村的诗情画意。诗人将王少府的隐逸生活与世俗的追求形成对比,更加突出了王少府的高洁品格。

尾联表达诗人对陆鄱阳的期望。“陆生鄱阳令,独步建谿作。早晚休此官,随君永栖托”,诗人希望陆鄱阳早日辞去官职,跟随王少府一起隐居田园。诗人用“独步建谿作”一句,暗示陆鄱阳也具有一定的隐逸情怀。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,意境清新淡雅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。诗歌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一种普遍心态,即一方面渴望建功立业,另一方面又向往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。

刘长卿[唐代]

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c16edf2187a2d2dabe5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