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绅的诗>忆过润州>

忆过润州,李绅忆过润州全诗,李绅忆过润州古诗,忆过润州翻译,忆过润州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绅

昔年从宦干戈地,黄绶青春一鲁儒。
弓犯控弦招武旅,剑当抽匣问狂夫。
帛书投笔封鱼腹,玄发冲冠捋虎须。
谈笑谢金何所愧,不为偷买用兵符。

忆过润州译文

回想当年在战乱之地做官,正值青春年少,我只是一个戴着黄色绶带的平庸儒生。

我曾拉弓上弦,招募勇武的士兵;也曾剑出鞘,质问那些狂妄之徒。

我效仿古人,投笔从戎,立志报国;也曾像荆轲那样,怒发冲冠,胆气豪壮。

我谈笑间拒绝了朝廷的赏赐,没有什么惭愧,我绝不会为了私利而盗用调兵的信符。

忆过润州注释

  • 润州:古地名,今江苏镇江。
  • 从宦:做官。
  • 干戈地:战乱之地。
  • 黄绶:古代官印上所系的黄色丝带,这里指官职。
  • 鲁儒:平庸的儒生,自谦之词。
  • 控弦:拉开弓弦,指习武。
  • 武旅:勇武的士兵。
  • 抽匣:拔出剑。
  • 狂夫:指狂妄之徒。
  • 帛书投笔:指汉代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,比喻弃文从武,立志报国。
  • 封鱼腹:指将书信藏在鱼腹中传递,典出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。
  • 玄发冲冠:指头发直竖,顶起帽子,形容极度愤怒或激动。典出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。
  • 捋虎须:抚摸老虎的胡须,形容胆大。
  • 谢金:拒绝赏赐。
  • 用兵符:调兵的信符,古代调动军队的凭证。

忆过润州讲解

这首诗是李绅回忆早年经历之作,表达了他早年立志报国、不为利禄所动的豪情壮志。

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自身身份。诗人回忆当年在战乱之地润州做官,那时的自己还很年轻,只是一个普通的儒生。

颔联写诗人虽是儒生,却也积极参与军事活动。他拉弓招募士兵,剑指狂妄之徒,表现出诗人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,而是有胆识有作为的。

颈联用典,进一步表达诗人的报国之志和豪迈气概。他以班超投笔从戎、荆轲怒发冲冠自比,表明自己也曾立下大志,想要为国家建功立业。

尾联表明诗人的高尚情操。他谈笑间拒绝了朝廷的赏赐,并且表明自己绝不会为了私利而盗用兵符,表达了自己不为利禄所动、忠于国家的坚定信念。

全诗语言质朴,感情真挚,表达了诗人早年积极进取、忠于国家的精神风貌。通过对往昔的回忆,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追求。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。

李绅[唐代]

李绅(772—846)汉族,亳州(今属安徽)人,生于乌程(今浙江湖州),长于润州无锡(今属江苏)。字公垂。27岁考中进士,补国子助教。与元稹、白居易交游甚密,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,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。作有《乐府新题》20首,已佚。著有《悯农》诗两首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脍炙人口,妇孺皆知,千古传诵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四卷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b30034bcd99ce595e7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