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弥逊的诗>春雨久不止戏呈诸公>

春雨久不止戏呈诸公,李弥逊春雨久不止戏呈诸公全诗,李弥逊春雨久不止戏呈诸公古诗,春雨久不止戏呈诸公翻译,春雨久不止戏呈诸公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弥逊

蕉上雨声无尽来,龙疲应困阿香催。
竹萌出土囊锥见,燕觜得泥风鷁回。
料峭侵衣犹带腊,廉纤昏昼已如梅。
愁边酒盏都无力,更着浓阴拨不开。

春雨久不止戏呈诸公译文

芭蕉叶上雨声淅沥,没完没了地传来,雨神疲惫不堪,想必是被她的侍女阿香催促着降雨。竹笋破土而出,小小的笋尖就像锥子一样显露出来,燕子衔泥筑巢,顶着风艰难地飞回。料峭的春寒侵袭着衣衫,还带着冬日的寒意,绵绵细雨让白天也变得像梅雨季节一样昏暗。愁绪满怀,连举起酒杯的力气都没有了,再加上这浓重的阴云,更让人感到压抑,难以排解。

春雨久不止戏呈诸公注释

  • 蕉上雨声:指雨打芭蕉的声音。
  • 龙疲:指雨神疲惫。传说龙掌管降雨。
  • 阿香:传说中雨神的侍女。
  • 竹萌:竹笋的嫩芽。
  • 囊锥见:比喻事物初露端倪。囊,口袋。锥,锥子。锥子放在口袋里,也会露出尖来。
  • 燕觜:燕子的嘴。
  • 风鷁回:顶着风飞回来。鷁(yì),船头的一种装饰,这里形容燕子飞行的姿态。
  • 料峭:形容轻微的风寒。
  • :指农历十二月。
  • 廉纤:细雨貌。
  • 昏昼:天色昏暗。
  • :指梅雨季节,多阴雨。
  • 愁边:充满愁绪的时候。
  • 拨不开:形容愁绪像浓阴一样,难以排解。

春雨久不止戏呈诸公讲解

这首诗是李弥逊在长久的春雨中写给朋友们的。诗中描绘了连绵不断的春雨景象,以及诗人因久雨而产生的愁闷心情。

首联写雨声之繁密。“蕉上雨声无尽来”,开篇就以雨打芭蕉的声响,点明久雨不止的特点。“龙疲应困阿香催”,用神话传说来形容雨势之盛,暗示雨水降落不停。

颔联描写雨中景物。“竹萌出土囊锥见”,描绘了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的景象,用“囊锥见”比喻事物初露端倪,充满生机。“燕觜得泥风鷁回”,写燕子冒雨衔泥筑巢,表现了春天的活力。

颈联进一步描写雨中的寒意和昏暗。“料峭侵衣犹带腊”,点明春寒料峭,还带有冬日的寒冷。“廉纤昏昼已如梅”,用“廉纤”形容细雨,使白昼也变得昏暗,仿佛进入了梅雨季节。

尾联抒发诗人的愁闷心情。“愁边酒盏都无力”,表明诗人因久雨而愁绪满怀,连举起酒杯的力气都没有了。“更着浓阴拨不开”,加上浓重的阴云,更让人感到压抑,难以排解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如比喻、拟人等,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久雨的景象和诗人的心情。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,也有对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,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。

李弥逊[宋代]

李弥逊(1085~1153)字似之,号筠西翁、筠溪居士、普现居士等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大观三年(1109)进士。高宗朝,试中书舍人,再试户部侍郎,以反对议和忤秦桧,乞归田。晚年隐连江(今属福建)西山。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,风格豪放,有《筠溪乐府》,存词80余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8cdd3c1b526e92172b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