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颀的诗>送乔琳>

送乔琳,李颀送乔琳全诗,李颀送乔琳古诗,送乔琳翻译,送乔琳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颀

草绿小平津,花开伊水滨。
今君不得意,孤负帝乡春。
口不言金帛,心常任屈伸。
阮公惟饮酒,陶令肯羞贫。
阳羡风流地,沧江游寓人。
菱歌五湖远,桂树八公邻。
青鸟迎孤棹,白云随一身。
潮随秣陵上,月映石头新。
未可逃名利,应须在缙绅。
汀洲芳杜色,劝尔暂垂纶。

送乔琳译文

小路旁的草地已经泛绿,伊水河边鲜花盛开。如今你怀才不遇,辜负了这帝都美好的春光。

你从不谈论钱财,内心能适应各种境遇。阮籍只知饮酒避世,陶渊明安于贫困不觉羞耻。

宜兴是个风流之地,你像寓居在江湖上的游子。菱歌声声,遥寄五湖之远,桂树婆娑,宛如身处八公山旁。

青鸟殷勤地迎接你孤单的船只,白云悠悠地伴随你清瘦的身影。潮水伴着你溯流而上到达秣陵,月光照耀着石头城,一切都是崭新的。

你还不能完全逃避名利,终究还是要身居官位,进入士大夫的行列。水边沙洲上,杜若散发着芬芳,我劝你暂时在此垂钓隐居。

送乔琳注释

  • 乔琳:诗人朋友,生平不详。
  • 小平津:古渡口名,在洛阳附近。
  • 伊水:河流名,发源于河南栾川,流经洛阳。
  • 帝乡春:指京城洛阳的春天。
  • 金帛:指钱财。
  • 任屈伸:指能适应各种境遇。
  • 阮公:指阮籍,魏晋时期“竹林七贤”之一,常以饮酒避世。
  • 陶令:指陶渊明,东晋诗人,曾任彭泽令,后辞官归隐。
  • 阳羡:地名,即宜兴,在今江苏省。
  • 沧江:指长江。
  • 菱歌:采菱人所唱的歌。
  • 五湖:指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。
  • 桂树八公邻:八公山盛产桂树,这里借指隐居之地。八公,指西汉淮南王刘安。
  • 青鸟: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,这里指送信的人。
  • 孤棹:孤单的船只。
  • 秣陵:古地名,即今南京。
  • 石头:指石头城,在今南京。
  • 缙绅:指官宦,士大夫。
  • 汀洲:水边沙洲。
  • 芳杜:香草名,即杜若。
  • 垂纶:指钓鱼,借指隐居。

送乔琳讲解

这是一首送别诗,是诗人李颀送别友人乔琳所作。全诗表达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惋惜,以及劝慰友人积极入世的思想。

  • 首联描写送别的地点和时节,点明送别的情景。
  • 颔联感叹友人怀才不遇,辜负了美好的春光,表达了惋惜之情。
  • 颈联用阮籍和陶渊明的典故,暗示友人可以像他们一样隐居避世,也可以像游子一样四处漂泊。
  • 颈联描写友人离别时的景象,青鸟和白云相伴,更显孤单。
  • 颈联描绘友人乘船离去的情景,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。
  • 尾联劝慰友人不必完全逃避名利,还是要积极入世,最后又劝友人暂时隐居垂钓,表达了诗人矛盾的心情。
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情感真挚,既有对友人遭遇的同情,又有对友人前途的期盼,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。

李颀[唐代]

李颀(690-751),汉族,东川(今四川三台)人(有争议),唐代诗人。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。开元十三年进士,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,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七言歌行尤具特色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6c7840d1cabc2b1a4e7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