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曾伯的诗>衡阳道间>

衡阳道间,李曾伯衡阳道间全诗,李曾伯衡阳道间古诗,衡阳道间翻译,衡阳道间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曾伯

满林松竹翠交加,路过衡阳得几家。
门傍粉墙人寂寂,一陂春水数株花。

衡阳道间译文

满山遍野的松树和竹子,翠绿颜色相互交织,路过衡阳,才看到稀疏的几户人家。 房屋的旁边是雪白的墙壁,显得格外寂静,一方池塘边,几株花树静静地开放。

衡阳道间注释

  • 衡阳:地名,今湖南省衡阳市。
  • 翠交加:翠绿的颜色互相交错。
  • 门傍:房屋的旁边。
  • 粉墙:用白粉涂饰的墙壁。
  • 陂(bēi):水池。
  • 数株:几棵。株,量词,用于植物。

衡阳道间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衡阳道间所见到的景象,展现了一幅幽静淡雅的画面。

首联“满林松竹翠交加,路过衡阳得几家”,点明了地点和环境。满山遍野都是翠绿的松树和竹子,可见这里植被茂盛,环境清幽。诗人长途跋涉,路过衡阳,却只看到稀疏的几户人家,暗示了此地人烟稀少。

颔联“门傍粉墙人寂寂,一陂春水数株花”,进一步描绘了景物的特点。房屋旁边是雪白的墙壁,更显出环境的寂静。一方池塘边,几株花树静静地开放,为这寂静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生机和色彩。

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,但却意境深远。诗人通过对松竹、粉墙、春水、花树等景物的描写,营造了一种幽静、淡雅的氛围,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、追求宁静的心境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之感。此诗颇具田园诗的风格,清新自然,耐人寻味。

李曾伯[宋代]

李曾伯(1198年-1268年),字长孺,号可斋。原籍覃怀(今河南沁阳附近),南渡后寓居嘉兴(今浙江嘉兴)。南宋中晚期名臣、词人,太宰李邦彦之后。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,抒发忧时感世之情,自称“愿学稼轩翁(辛弃疾)”《四库提要》称其“才气纵横,颇不入格,要亦戛戛异人,不屑拾慧牙后”。有《可斋杂稿》等传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5463b8a049c5d2f114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