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雨随风去复来,南明晚色动楼台。
犹怜仗节中郎在,不见乘槎使者回。
感兴诗成聊自遣,忘忧花好为谁开。
偏嫌近水多蝼蝈,永夜喧呼聒梦回。
大家都搜:
雨中寄季山甫(二首)译文
山间的雨伴随着风,时而飘去,时而又吹回来,南明山的傍晚景色在楼台间流动。我仍然怜惜像苏武那样忠贞不屈的使臣,却不见像张骞那样乘槎远行的使者返回。有感而发写成诗歌,姑且用来排遣自己的愁闷,美丽的忘忧花开了,又为了谁而绽放呢?只是嫌弃靠近水边的地方有太多的青蛙,整个夜晚喧闹不停,吵得人从梦中惊醒。
雨中寄季山甫(二首)注释
雨中寄季山甫(二首)讲解
这首诗是刘基在雨中思念朋友季山甫时所作。诗中描写了雨中山景,抒发了作者感时伤世的情怀。
首联描写雨中山景。“山雨随风去复来,南明晚色动楼台。”山间的雨随着风飘忽不定,时来时去,南明山的傍晚景色在雨中显得迷离变幻。
颔联借古抒情。“犹怜仗节中郎在,不见乘槎使者回。”作者怜惜像苏武那样坚守节操的忠臣,却慨叹如今世上缺少像张骞那样有开拓精神的人。这里暗含了对现实的不满。
颈联抒发情怀。“感兴诗成聊自遣,忘忧花好为谁开。”作者有感而发,写成诗歌来排遣自己的愁闷。美丽的忘忧花开了,却不知道是为了谁而绽放。这里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感。
尾联描写现实。“偏嫌近水多蝼蝈,永夜喧呼聒梦回。”作者嫌弃靠近水边的地方有太多的青蛙,整夜喧闹不停,吵得人无法入睡。这里以青蛙的喧闹反衬作者内心的宁静,也表达了对世俗的厌恶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写雨中山景,抒发了作者感时伤世的情怀,表达了作者对忠贞之士的敬佩和对世俗的厌恶。诗语言朴实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。诗中运用了典故,增加了诗歌的内涵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39c4b6c6d016945ac9e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