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新的诗>过长滩>

过长滩,李新过长滩全诗,李新过长滩古诗,过长滩翻译,过长滩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新

尾劄泥涂贱此笛,手提鸡肋峦虚名。
芦花伴我头俱白,山色迎秋意转清。
沙软马留金褭印,雁归滩列水犀兵。
尚能趁得黄花酒,听取东篱笑语声。

过长滩译文

即使将这支玉笛丢弃在泥泞中,也算不得什么,我如今就像拿着鸡肋一样,空有一个虚名罢了。 飘零的芦花陪伴着我,我的头发也变得花白,秋天的山色映入眼帘,使我的心境更加清明。 柔软的沙滩留下了马蹄的印记,像是用金线绣成的马鞍鞯的图案,归来的大雁在长滩上排列成行,犹如训练有素的水犀军。 我还能赶得上在菊花盛开的时节,喝上一杯美酒,聆听着东篱边传来的欢声笑语。

过长滩注释

  • 尾劄(zhā):玉笛尾部的装饰物。
  • 泥涂:泥泞的道路。
  • 鸡肋:比喻没有多大价值的东西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记载,曹操攻打汉中,进退两难,认为汉中就像鸡肋一样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
  • 峦:山峰。
  • 芦花:芦苇的花。
  • 金褭(niǎo)印:指马蹄在沙滩上留下的印记,因形状似用金线绣成的马鞍鞯上的图案,故名。褭,马鞍上的装饰。
  • 水犀兵:指排列整齐的雁群。水犀,古代用犀牛皮制作的盔甲,比喻精锐部队。
  • 黄花酒:菊花酒。
  • 东篱:陶渊明《饮酒·其五》中有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之句,后常用“东篱”代指菊花或隐居生活。

过长滩讲解

这首诗是作者李新在经过长滩时所作,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首联以“尾劄泥涂”起笔,看似惋惜玉笛的遭遇,实则暗示自己怀才不遇,壮志难酬的境况。“鸡肋”一词更是点明了诗人觉得自己身处无足轻重的位置,空有虚名,毫无作为的无奈。

颔联描写了诗人眼前的景象。“芦花”与“白头”相伴,暗示了诗人年华老去,功业未成的感伤。然而,“山色迎秋意转清”一句却又表达了诗人旷达的心境,秋天的山色反而使他内心更加清明,摆脱了世俗的烦恼。

颈联描绘了长滩的景象。“沙软马留金褭印”一句,生动地刻画了马蹄在柔软的沙滩上留下的痕迹,富有诗情画意。“雁归滩列水犀兵”一句,运用比喻的手法,将归来的雁群比作训练有素的水犀军,气势雄壮,也暗示了诗人希望有所作为的愿望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“尚能趁得黄花酒,听取东篱笑语声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菊花盛开的时节,远离尘世喧嚣,与友人一起饮酒赏菊,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感慨,也展现了诗人旷达的心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。

李新[宋代]

宋仙井人,字元应。哲宗元祐五年进士。刘泾尝荐于苏轼。累官承议郎、南郑丞。元符末上书夺官,谪遂州。徽宗大观三年赦还。有《跨鳌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277ac9350a025ddec1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