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陆机的诗>拟行行重行行诗>

拟行行重行行诗,陆机拟行行重行行诗全诗,陆机拟行行重行行诗古诗,拟行行重行行诗翻译,拟行行重行行诗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魏晋] 陆机

悠悠行迈远。
戚戚忧思深。
此思亦何思。
思君徽与音。
音徽日夜离。
缅邈若飞沈。
王鲔怀河岫。
晨风思北林。
游子眇天末。
还期不可寻。
惊飙褰反信。
归云难寄音。
伫立想万里。
沈忧萃我心。
揽衣有余带。
循形不盈衿。
去去遗情累。
安处抚清琴。

拟行行重行行诗译文

慢慢地行走,路途遥远漫长, 心中充满忧愁,悲伤深沉。 这忧思到底是什么呢? 是思念您的美好德行和声音。 您的声音和仪容日夜远离, 像飞鸟沉没般渺茫难寻。 王鲔鱼怀念着河流山谷, 晨风鸟思念着北方树林。 远游的人啊,身处遥远天边, 归来的日期不可寻觅。 狂风卷起,断绝了回信, 飘浮的云朵难以寄托音讯。 我伫立着遥想万里之遥, 深重的忧愁聚集在我的心中。 整理衣裳,腰带显得宽松, 瘦弱的身躯无法将衣襟填满。 离去吧,放下这情感的牵累, 安静地抚弄着清亮的琴音。

拟行行重行行诗注释

  • 行行:行走貌。
  • 悠悠:缓慢,遥远。
  • 戚戚:忧伤貌。
  • :美德。
  • :指声音、仪容。
  • 缅邈:遥远,渺茫。
  • 飞沈:比喻音徽的渺茫难寻,像飞鸟沉没一样。
  • 王鲔(wěi):一种大鱼。
  • 河岫(xiù):河流的山谷。
  • 晨风:指鸇(zhān),一种鸟。
  • 北林:北方的树林。
  • 眇(miǎo):遥远。
  • 褰(qiān):卷起。
  • 反信:回信。
  • 伫立:长时间站立。
  • 萃(cuì):聚集。
  • 揽衣:整理衣裳。
  • 余带:指腰带宽松。
  • 循形:沿着身体。
  • 盈衿(jīn):填满衣襟。形容身体瘦弱。
  • 去去:离去,离开。
  • 遗情累:留下情感的牵累。
  • 安处:安静地待着。

拟行行重行行诗讲解

这首诗是陆机拟古乐府《拟行行重行行》组诗中的一首,描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。

诗歌开头两句“悠悠行迈远,戚戚忧思深”,奠定了全诗的基调,写出了行者缓慢前行,思妇忧愁满怀的情景。“此思亦何思?思君徽与音”,直接点明了思念的对象和内容,即思念君子的美好德行和音容笑貌。

“音徽日夜离,缅邈若飞沈”,进一步描写了思念的痛苦,音容笑貌日夜远离,渺茫难寻,如同飞鸟沉没般让人绝望。“王鲔怀河岫,晨风思北林”,以王鲔鱼怀念河流山谷,晨风鸟思念北方树林作比,衬托出思妇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。

“游子眇天末,还期不可寻”,点明游子身处遥远天边,归期无法确定,加深了思妇的忧愁。“惊飙褰反信,归云难寄音”,狂风卷起断绝了回信,飘浮的云朵难以寄托音讯,更增添了相见的困难。

“伫立想万里,沈忧萃我心”,思妇伫立遥望,思念万里之遥的游子,深重的忧愁聚集在心中。“揽衣有余带,循形不盈衿”,描写思妇因思念而消瘦,衣带宽松,身形消瘦,无法将衣襟填满。

最后两句“去去遗情累,安处抚清琴”,表达了思妇想要放下情感的牵累,通过抚琴来排遣忧愁,表现了一种无奈和自我安慰的心情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如比喻、衬托等,生动地描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诗中对思妇形象的刻画细腻而生动,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,以及想要摆脱情感束缚的愿望。

陆机[魏晋]

陆机(261-303),字士衡,吴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西晋文学家、书法家,孙吴丞相陆逊之孙、大司马陆抗之子,与其弟陆云合称“二陆”。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,曾历任平原内史、祭酒、著作郎等职,世称“陆平原”。后死于“八王之乱”,被夷三族。他“少有奇才,文章冠世”(《晋书·陆机传》),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,被誉为“太康之英”。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他的《平复帖》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4172c8ffdc3fe9f2d340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