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里猿啼断,孤村客暂依。
雁过彭蠡暮,人向宛陵稀。
旧路青山在,馀生白首归。
渐知行近北,不见鹧鸪飞。
大家都搜:
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译文
猿猴凄厉的叫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,仿佛要将山峦都震断。我孤身一人,暂且寄居在这偏僻的小村庄里。傍晚时分,大雁飞过彭蠡湖,天空中它们的叫声渐行渐远。而我前往的宛陵方向,人烟稀少,一片冷清。曾经熟悉的道路,依旧青山依旧,景色未变。我这漂泊半生的白发之人,如今终于踏上归途。渐渐地,我知道自己离北方越来越近了,也听不见鹧鸪那熟悉的叫声了。
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注释
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讲解
这首诗是刘长卿晚年北归时所作,抒发了诗人漂泊半生,终于得以回归故里的感慨。
首联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,猿啼声声,孤村寂寂,渲染了一种凄凉冷清的气氛,也暗示了诗人孤寂的心情。
颔联写诗人途中的见闻,傍晚时分,大雁飞过彭蠡湖,声音渐渐消失,而前往宛陵的道路上,人烟稀少。这里,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事凋零相结合,进一步烘托了漂泊之感。
颈联写诗人重经旧地,青山依旧,但人事已非。诗人用“旧路青山在”来反衬自己的“馀生白首归”,更显出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。
尾联点明诗人北归的主题,通过“不见鹧鸪飞”这一细节,暗示诗人已接近北方,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的迫切心情。
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意境清远,情感真挚,表达了诗人晚年漂泊的孤寂和思乡的深切感情。诗中运用了对比、衬托等手法,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深刻。例如,用青山依旧来反衬人事的变迁,用不见鹧鸪来暗示接近北方,都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3cdc86c1a565d48f4967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