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弥逊的诗>琴溪>

琴溪,李弥逊琴溪全诗,李弥逊琴溪古诗,琴溪翻译,琴溪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弥逊

竹色千钟静,溪光一鉴开。
岩隈宿风雨,人迹老莓苔。
控鲤定何在,骑鲸今不来。
空馀泉上月,与我共徘徊。

琴溪译文

千竿翠竹,静谧无声,溪水明净,宛如一面镜子敞开。山岩深处曾栖息着风雨,少有人迹,莓苔布满。相传王子乔控鲤升天,如今已无处可寻,仙人乘鲸而去,至今不见踪影。只有泉水之上的明月,与我一同在此徘徊。

琴溪注释

  • 琴溪:指诗中所描写的溪流,具体地点已不可考。
  • 千钟:形容竹子数量众多。“钟”原为量器,此处借指竹子。
  • 一鉴:形容溪水清澈如镜。“鉴”为镜子。
  • 岩隈(wēi):山岩的凹处,深处。
  • 宿:停留,止息。
  • 莓苔(méi tái):指生长在阴湿地方的苔藓植物。
  • 控鲤:传说王子乔控鲤鱼升天成仙的故事。《列仙传》记载王子乔好吹笙,游于伊洛之间,道士浮丘公接他上嵩山,后乘白鹤升天。一说王子乔控鲤鱼升天。
  • 骑鲸:传说仙人乘鲸升天的故事。
  • 空馀:只剩下。

琴溪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琴溪时所见的景色和所发的感慨。首联描写琴溪环境的清幽静谧,以“竹色千钟静”和“溪光一鉴开”两个意象,突出了琴溪的幽静和清澈。颔联则进一步描绘琴溪的荒凉,以“岩隈宿风雨,人迹老莓苔”两句,暗示了琴溪人迹罕至,岁月流逝。颈联则借用神仙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人事变迁的感慨。“控鲤定何在,骑鲸今不来”两句,感叹传说中的仙人已经不在,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之情。尾联则以“空馀泉上月,与我共徘徊”作结,以明月作为陪伴,更显诗人的孤寂之感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。

李弥逊[宋代]

李弥逊(1085~1153)字似之,号筠西翁、筠溪居士、普现居士等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大观三年(1109)进士。高宗朝,试中书舍人,再试户部侍郎,以反对议和忤秦桧,乞归田。晚年隐连江(今属福建)西山。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,风格豪放,有《筠溪乐府》,存词80余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3bce1305be566d96a01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