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景熙的诗>访二陆故居>

访二陆故居,林景熙访二陆故居全诗,林景熙访二陆故居古诗,访二陆故居翻译,访二陆故居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景熙

风流怀二陆,才名动三吴,期人不可作,千载空烟芜。
当时聘俊笔,万象争先驱。
有如明月璧,美价倾鸿都。
世运有翻覆,韫匵真良图。
惜哉去就乖,毁此千金躯。
人生皆有死,百年同须臾。
独遗文字芳,乃与天壤俱。
凄凄昆山寒,冉冉谷水枯。
白鹤久已寂,黄犬谁复呼。
荒祠挂残阳,扁舟入菰蒲。

访二陆故居译文

仰慕西晋二陆的风流,他们的才名震动江南。期望他们那样的人物无法再现,千年过去只留下空旷荒凉的草地。

当年征聘有才之士,各种事物都竞相争先。他们的才华如同明月美玉,美好的价值倾动京城。

世事变化有兴衰更替,藏器待时才是真正的良策。可惜二陆的处世选择失误,最终毁掉了宝贵的生命。

人生终有一死,百年光阴短暂如须臾。唯独留下的文字散发芬芳,与天地共存。

昆山一带寒气凄凉,谷水缓缓流逝最终干涸。白鹤的叫声早已消失,黄犬的叫唤又有谁能再听到呢?

荒凉的祠堂悬挂着残阳,我乘着小船进入长满菰蒲的沼泽。

访二陆故居注释

  • 二陆:指西晋文学家陆机、陆云兄弟。
  • 三吴:指吴郡、吴兴、会稽三郡,泛指江南一带。
  • 期人:期望有这样的人出现。
  • 烟芜:荒凉的草地。
  • 聘俊笔:征聘有才华的文人。
  • 万象:指各种事物。
  • 鸿都:指京城。
  • 世运:世事,命运。
  • 翻覆:变化,兴衰更替。
  • 韫匵(yùn dú):收藏宝物的匣子,比喻藏器待时。
  • 良图:好的计策。
  • 去就乖:指二陆的处世选择失误。
  • 千金躯:比喻宝贵的生命。
  • 须臾:极短的时间。
  • 天壤:天地之间。
  • 昆山:指陆机的故乡,在今江苏昆山一带。
  • 谷水:指陆氏故居附近的水。
  • 白鹤、黄犬:陆机《思田赋》中有“黄耳拟音于千里,白鹄骞举于九皋”的句子,后以白鹤、黄犬指陆机。
  • 菰蒲:水生植物,生长在沼泽中。

访二陆故居讲解

这首诗是诗人林景熙凭吊陆机、陆云故居时所作。诗人表达了对二陆兄弟才华的仰慕,以及对他们身死的惋惜。

首联赞扬二陆的才名和风流,感叹后世难有其比。颔联以“聘俊笔”、“万象争先驱”比喻二陆才华出众,被世人推崇。颈联则惋惜二陆没有选择“韫匵”的处世之道,最终导致身死。诗人认为,人生短暂,唯有文字可以流芳百世。尾联描写了二陆故居的荒凉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二陆的凭吊之情。

全诗语言精炼,感情深沉,既有对二陆才华的赞美,又有对他们身死的惋惜,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感慨,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。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。同时,诗人通过描写荒凉的景象,烘托了悲凉的气氛,使诗歌更具感染力。

林景熙[宋代]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3b92ad15eaef892e66f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